首页 > 灵异恐怖 > 在下张梁,乃留侯之后 > 第113章 高朋满座,堂中半是颍川客(2)

第113章 高朋满座,堂中半是颍川客(2)(2/2)

目录

张梁拨马上前,给众人引荐,叙话闲聊间,车队缓缓靠近。

魏超扬鞭指着后方的曲阳城,“诸位先随我等进城。”

车马穿过城门,城中街道洁净、秩序井然,百姓安居乐业,各家店招迎风招展,引得颍川车队频频侧目。

来到魏府,两队仆役手持扫帚,列队相迎。

老爷子站在魏府门前台阶上,颌下长髯在风中轻扬,身后是曲阳文士天团。

颍川车队停下,客人们纷纷从车中下来。

老爷子带着文士群,缓步走下台阶,微微拱手,广袖迎风,“老朽魏逵,恭迎颍川芝兰玉树。”

颍川来人中走出几位长者。

安息僧人安世高执佛礼上前,汉话里带着几分异域腔调,“贫道安世高,打搅贵府清净。”

荀氏长者躬身还礼,“颍川荀爽荀慈明,有劳魏公相迎。”

钟氏长者也拱手说道,“颍川钟瑜钟元珪冒昧来访,多有叨扰。”

魏老爷子右手虚引,“请诸位入府一叙。”

他做前导,宾客们跟随其后,鱼贯而入;仆役侍女将马车领着从侧门进府。

绕过堂前照壁,侧墙之上赫然挂着一面带框的玻璃镜,大小与人等高,照得人纤毫毕现。张梁此前虽然也给荀氏与钟氏提供过镜子,但规格却无法与之相提并论。

见宾客们在镜子前驻足,老爷子呵呵一笑,“此乃琉璃银镜,乃是三郎所研制。”

穿过绿意盎然的小花园,青石小路两侧,有规律地立着石柱,柱子顶部赫然安放着琉璃路灯,虽然白天并没有点起灯烛,却在阳光下流转着七彩光华。

来到正堂前,宾客们纷纷停下脚步。

老爷子拱手相让,“请贵客先行。”

荀爽推辞,“当是主人在前。”

三次相让之后,老爷子这才踏上台阶,将宾客们带入魏府正堂。

堂中侍女们摇动风扇手柄,习习凉风扑面而来,别有一番惬意。

老爷子这才引荐身后的曲阳文士,荀爽也将颍川来客一一介绍。

宾主入座,东席的颍川宾客衣冠济济,西席的曲阳文士袍袖生辉。年轻子弟们在自家长辈身后垂手而立,如芝兰玉树映照华堂。

“颍川不愧是德星荟萃之地,果然人杰地灵,诸君皆是人中龙凤,风采无匹。”魏老爷子端起茶杯赞道。

颍川四长以德行着称,当朝太史令夜观天象,称其乃是“德星相聚”。

荀爽举杯遥敬还礼,“魏公过誉。曲阳物阜民丰,秩序井然,方显明公教化之功。”

钟瑜抚案赞叹,“入城以来,沿途所见诸多奇巧之物,尤胜洛阳匠造。”

安世高没有说话,微眯着眼睛,默默捻着手中的佛珠,似乎在坐定参禅。

老爷子呵呵一笑,手中茶杯敬向西席的文士天团们,“曲阳大治,皆赖诸位先生出力;格物精巧,便是三郎与工匠之功。”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