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书房密议,太平教众谋交州(2/2)
张梁离去后,魏老爷子独自在书房中待到天色昏沉,这才点起烛火,黑暗之中,人影明灭不定。
他取出一卷《春秋繁露》,随手翻开,正是<阴阳义>一篇,“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
指尖抚过“天人一也”四字,老爷子只觉得手中的纸质书册重若千钧。
他喃喃自语,“若三郎真如他所言,能预知天机……”
魏老爷子想起党锢之祸,“别相署号,共为部党,图危社稷”,那些被谶纬牵连的故友面容一一浮现。
而今自家的契孙竟得蒙神人传法,窥见过未来,身负这等能力,便是将身家押宝在他身上,也不是不行。
“福兮祸所伏…”他望向水盆中的那一尾松江鲈鱼,四片鱼鳃还在一张一翕,尾鳍不时搅动盆中清水,洒落在书房地上。
这条凭空出现的鲈鱼,此刻在他眼中,已经不止是一条鱼,更是一道关乎魏氏家族存亡的难题。
“且待七月……”
老爷子缓缓研墨,给冀州治所高邑城的魏柏写去一封书信。
……
张梁拿着菜单,告退出了老爷子的书房,老人的身影还窝在圈椅之中,有些落寞,又有些不甘。
不过是从系统中兑换了一条鲈鱼而已,竟引出如此风波,看给老人家吓得。
万一诱发了高血压、脑梗的,那可真是自己的罪过。
明天自己要负责接待,亲自下厨肯定没时间,若全上预制菜,未免也太敷衍了一些。张梁决定还是得让魏府的庖厨学会烹制,日后自己去到魏府,也能吃现成的。
回到家中,就着烛光,他将老爷子润色修订过的菜单重新誊写,每道菜后附上烹调之法。
抄录完成,家里已经准备好了餔食,幽幽前来叫他用饭。
匆匆扒了两碗,丢下碗筷,张梁将张角拉进书房密谈。
“兄长,颍川来客虽不是公务,但荀氏人才辈出,谋略出众,”张梁说着自己的盘算,
“我此前在颍川游学时,以曲阳工坊各种新奇产物,引得他们前来。兄长,若有机会,不妨私下接触一二。”
突然想起随行的安息老僧安世高一行,张梁补充道,“车队之中,有祖孙三人,乃是安息僧人安世高一家,兄长既有《太平清领书》,可与之辩经论道。”
张角蹙着眉头,说道,“辩经论道,于国于家无补,若是泄露了我太平道身份,反倒遗患无穷。”
“兄长,安世高此人,乃是安息王子,国破之后,逃亡来到大汉,我在颍川时,与之接触过,其后人似有复国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