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进军欧美市场的人选(2/2)
“叶小姐的履历很亮眼,尤其是在欧洲市场的经验。”我放下简历,目光直视着她,“能具体谈谈你之前负责的德国工业设备零部件分销项目吗?”
叶蓁蓁坐姿端正,她的回答条理清晰,逻辑严密:“是的,林先生。德国市场对工业设备零部件的认证要求极为严格。当时我们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国内供应商的生产工艺和质检体系达不到德方要求;二是德方渠道商对我们的品牌认知度低,合作意愿不强。”
她的分析直指核心,没有废话。更让我意外的是她接下来的应对策略阐述:“我们的破局点在于双管齐下。对内,我牵头组建了专项小组,引进德国认证咨询公司,协助国内供应商进行工艺改造和体系认证,最终全部通过德国方面要求的标准审核。”
“对外,我放弃了传统的代理模式,转而寻求与德国本土一家拥有完善分销网络但规模中等的家族企业合作。我们让渡了部分初期利润,换取其强大的渠道背书和本地化服务能力,并联合德方进行市场推广,强调我们的‘德国认证,中国制造’的高性价比优势。最终,项目第一年就实现了盈亏平衡,第二年市场占有率进入区域前三。”
她的讲述冷静客观,没有夸大自己的作用,但每一个决策点、难点和解决路径都清晰无比,展现出极强的项目操盘能力和对欧美市场规则的深刻理解。这种务实又高效的风格,让我眼前一亮。
“非常精彩的案例。”我由衷赞道,“那么,对于开拓一个全新的欧美市场,比如高端环保新材料领域,你认为最关键的因素是什么?”
叶蓁蓁几乎没有思考,立刻回答:“核心在于‘本地化信任’的建立。新材料领域技术壁垒高,认证周期长,客户决策链复杂且保守。仅仅依靠价格和产品质量是不够的。需要一位深谙当地商业文化、拥有广泛人脉、并能精准把握客户隐性需求的核心人物坐镇,才能真正撬动高端市场。这需要长期投入和耐心经营,绝非一蹴而就。资金固然重要,但——人——才是打通渠道壁垒的关键钥匙。”
她的回答,精准地戳中了我和苏清月讨论的核心痛点!甚至比我们想的更深入一层——她强调了“隐性需求”和“信任建立”的长期性,这远非一个纸上谈兵的经理人能有的远见。
我不由得对她刮目相看,追问道:“你对薪资的期望是?”
叶蓁蓁报出了一个数字,在她这个履历背景和岗位要求下,算是中等偏上的市场价,但绝不离谱。
她又补充道:“我更看重的是平台的发展空间和项目的挑战性。恒月初创但势头迅猛,如果能参与开拓欧美市场,对我而言是极佳的机会。”
整个面试过程非常顺畅。她的专业素养、务实作风和对欧美市场的深刻理解,都远超我的预期。
然而,就在面试即将结束时,发生了一个小小的插曲。
她放在包里的手机震动了一下。她略带歉意地看了我一眼,迅速拿出手机准备静音。但就在她拿起手机的瞬间,我无意间瞥见了她的手机屏幕——那是一款极其小众、只在顶级商务圈层流通的、以超强安全加密和私密性着称的瑞士品牌定制手机,价格是市面上顶级旗舰机的数倍!而且,她的手机壳是某种稀有皮质的,看似低调,但懂行的人一眼就能看出其价值不菲!
这个细节与她身上那套普通职业装、低调的通勤包形成了极其强烈的反差!
叶蓁蓁显然也意识到了我的目光在她手机上的短暂停留。她动作极其自然地将手机翻面扣在腿上,按了静音,脸上没有任何异样,依旧保持着职业的微笑:“不好意思林先生,我们继续?”
我的心中闪过一丝惊疑。一个能买得起这种手机、用得起这种手机壳的人,怎么会穿着千元级的职业装,来应聘一个初创公司的海外市场总监职位?而且她对薪资的要求也显得过于……实在?
不过,她的专业能力和对岗位的匹配度确实无可挑剔。我压下心头的疑虑,决定先录用再说。毕竟,人才难得,尤其是欧美市场这块硬骨头。
“叶小姐,你的专业能力非常符合我们的要求。”我站起身,伸出手,“欢迎加入恒月商贸,担任海外市场总监。具体入职手续,我会让人事部跟你对接。”
叶蓁蓁眼中闪过一丝恰到好处的欣喜,起身与我握手:“谢谢林总的信任!我一定全力以赴!”
送走叶蓁蓁,我靠在椅背上,回味着刚才的面试。这个叶蓁蓁,像一颗蒙尘的明珠,外表平凡,内里却光华内蕴,甚至带着一些让人捉摸不透的神秘色彩。欧美市场的突破口,真的会是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