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1章 观摩三日-亮剑无剧本(1/2)
八点五十,省府礼宾通报抵达序列,二十九省观摩团分四路入场,政务、金融、产业、环保各自编组。九点整,小礼堂屏幕不放欢迎词,只投四个字,无剧本观摩。李一凡把一页纸压在台角,先复盘前置条件:数据管道打通、双轮驱动入场、身边人直达、绿色基金开闸、干部选育基地挂牌,今日起把所有样本交给外省手里拆,拆坏了也不修辞,只修问题。
首日路径定成三根主线:广城工改租与窗口并联、湾南临港与冷链并表、岭北智谷与VOC治理,三线各自安排一组观摩团随行,一组驻扎数据阅览室做复刻实验。透明窗新增观摩周专页,所有回执按省份编号归档,群众签名与秒级时间戳并排显示。李一凡把“问题地图”置顶,提醒来客先看错,再看对,先看血,再看药,别被样板的油彩迷住眼。
九点三十分,广城政务大厅开门即考,外省干部抽取并联短表,取号、校验、盖章一路录像。窗口上方滚动拒签记录,凡遇不解条目,系统自动弹出白话解释与案例对照。入库干部把老人版入口的四个一键词改成三步短句,图标与箭头同步更新,观摩团挑最年长代表测试,手机语音一路指引,最终在三分钟内完成登记。身边人专席写下第一行评语,简单到近乎刻板:看得懂,跑得通。
十点二十,湾南临港风急浪硬,甩挂通道新箭头贴在旧路标上方,绕行里程回溯清单钉在公告栏。观摩团自带测温仪与路由器,断网容灾切换计时,离线小方块在屏角行走,三分钟回传对齐。物流公司代表现场比对有效里程计费条目与路标编码,章程与箭头一一吻合。有人提出极端场景,随机抽一车做全流程复核,冷机回收单照拍即存入绿道专户。李一凡不插话,只让智库把脚本注释改得更白,让怀疑有处落脚。
十一点,岭北智谷样机仓金属味轻薄,三代样品摆在灯下,噪声、粉尘、挥发物曲线拉成可读形状。观摩团挑选采样口更换位置,检定证书与设备编号组成对照对。凡星投资的跟投条款单独挂在屏角,研发占比、设备占比、退出路径一行一行亮出来。有人试探性发问,企业如何承受节能成本。李一凡把绿色基金的里程碑拨付与贴息口径同步投上去,现金流以周计,节能折减与租金回流做成闭环图,让反问从情绪回到账本。
午后,数据阅览室开启复刻实验。两省干部实操广城短表,窗口端不提供口头指导,只给操作卡与原始影像。第一次操作出错在书证校验,系统弹出“以影像+交叉库比对替代”提示,倒计时在屏角跳动,十分钟内修正即免罚。李一凡在门外看着秒表,只交代一条,失败要讲清楚,讲给自己也讲给后来人。墙上三句朴素提醒醒目到刺眼:以原始影像为准,以可复核为准,以群众回执为准。
傍晚,首日小结压成一张图,三地新增绿点与两处黄点同时上墙。广城一处楼道灯具型号与清单不符,岭北一处采样点位偏离,整改用时各十分钟。评论区没有欢呼,只有一句冷静的评价:看得见错误,也看得见修正。李一凡把这句圈起来,留到夜调度末尾再念一次,让队伍记住改革不是表演,是当众改错。
第二天九点,观摩团改走逆序路线,先去最容易出问题的地方。湾南港口在早高峰测试绕行指引,司机随机抽签,三组在拥堵口分流,计价装置在路口同步亮灯。有人故意把车开入旧线,系统识别无效路段,计费自动按有效里程,异常单据入库待核。观摩团露出满意的尴尬笑,意识到所谓招式并不靠喊口号,靠的是品控与章程粘合。
十点,广城样板楼做入住压力测试。开房、领钥匙、分户验收、能耗预算各自归档,老人版入口的语音引导从五种口音切换,三分钟内全程可达。群众代表在签名页写下两句,分户验收与消防分区同时出具,水表编号与房号匹配。外省代表把手机镜头贴近那枚印章,问可否拿走模板,李一凡点头,操作卡一键下载,秒级时间戳和责任编号自然落在他们的屏幕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