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全民领主:开局获得万倍强化系统 > 第181章 叙事考古学与沉没的星座

第181章 叙事考古学与沉没的星座(1/2)

目录

源自“源初之弦”的共振余韵,如同创世之钟的袅袅回音,久久萦绕在传承号的存在核心。他们并未离开可能性胎海,这片混沌之海如今在他们“眼中”已焕然一新。它不再是令人敬畏又充满疏离感的未知领域,而更像是一座浩瀚无垠的、充满了未雕琢璞玉与古老遗迹的宇宙博物馆,或者说,是所有故事与现实的原始矿脉。

拥有了“源初之知”的他们,感知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他们不再仅仅被动接收胎海的“低语”或承受其互动尝试,而是能主动地、以一种更加精微的“听觉”,去倾听这片混沌深处所沉淀的、更加古老和宏大的叙事层积岩。

“看那里。”忆首次主动指引,她的意识如同最精密的探针,指向胎海中一片看似与其他区域无异、只是翻腾略显微弱的混沌光雾。“那里的‘可能性粒子’……它们的‘叙事粘度’更高,更……古老。它们像是……沉淀下来的故事残骸。”

轮立刻将轮回杖的感知模式调整到新领悟的“源初频率”。数据显示,那片区域的混沌并非缺乏活力,而是其内部的可能性更多地呈现出一种 “已定型” 和 “已完结” 的倾向,虽然依旧处于叠加态,但每一种可能的“情节张力”都已释放,如同被翻阅过无数遍、书页边缘已微微卷起的古老书卷。

“像是……叙事的化石。”源曦凝视着那片区域,心中涌起一种考古学家发现失落文明遗迹般的悸动。

传承号再次启动,这一次,引擎的嗡鸣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沉稳与敬意。他们不再漫无目的地漂浮,而是如同考古飞船般,缓缓驶向那片沉淀着古老叙事碎片的区域。

当他们深入这片“叙事沉积层”时,一种不同于以往任何体验的感觉笼罩了他们。这里没有新生结构的挣扎,没有模仿的笨拙,也没有叙事流的汹涌环绕。只有一种深沉的、万古的寂静,以及弥漫在寂静中的、无数故事终结后留下的惆怅与余味。

他们的历史弦,那幅由“确定性”与“可能性”交织的织锦,在这里自发地产生了微弱的共鸣。织锦上那些来自他们自身经历的节点,仿佛在吸引着沉积层中与之频率相近的古老叙事碎片。

暗的暗能轻轻拂过一片尤其黯淡的混沌光雾,那光雾中沉淀的,似乎是某个早已消亡的文明关于“终极守护”的无数种失败尝试的化石记录——从坚不可摧的物质屏障到扭曲时空的壁垒,最终都归于寂灭的冰冷数据。

晶的晶壁能量与另一片区域接触,那里沉淀着关于“完美结构”的执念——无数种试图构建永恒、绝对秩序世界的蓝图碎片,最终都凝固成了无法实现的、美丽的几何墓碑。

轮的轮回杖扫描着一缕几乎要消散的、蕴含着庞大计算痕迹的可能性残留,那是一个试图推演宇宙所有变量、知晓一切结局的智能意识,在算力耗尽前留下的、充满困惑与不甘的“最后问号”。

他们仿佛在浏览一个无比庞大的、关于“存在尝试”的坟墓场。每一个沉淀的叙事碎片,都代表着一个或多个可能的世界、文明、乃至个体,其所有的发展潜力、所有的爱恨情仇、所有的辉煌与挣扎,最终都未能突破某个界限,如同昙花一现,最终沉淀在这片孕育万有的胎海底部,成为了“未曾完全绽放”的化石。

“这些……都是未能‘上岸’的故事。”忆的声音带着一丝悲悯,她的意识能更清晰地感受到那些碎片中蕴含的、已然冷却的激情与凝固的梦想。“它们拥有无限的可能性,却最终未能凝聚成足够坚实的‘现实’,未能像我们……或者说,像我们所在的十八星界那样,获得在‘确定性’宇宙中持续演化的资格。”

这是一种比毁灭更令人唏嘘的命运——无限的潜力,归于永恒的、未被实现的静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