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狮城条约(1/2)
当复兴根据地在临近空间以“十二日凌空”的绝对姿态,将太约的生化威胁连同其战略威信一同蒸发殆尽时。
遥远的西方世界,那些在丧尸危机中勉强维持着文明表象的欧洲残存势力,其反应堪称一幅绝妙的“西式双标”浮世绘。
伦敦,某处地下加固的议会厅内,一群竭力维持着“绅士”体面的议员们,正对着模糊的卫星图像和零星情报,进行着激烈的“辩论”。
“先生们!这是赤裸裸的核扩散!是对现有国际秩序的彻底颠覆!”
一位老牌贵族后裔敲着桌子,脸色因激动而涨红
“我们必须立刻发表最强硬的谴责!那个所谓的复兴根据地,必须被列为恐怖主义实体!这是对人类的犯罪!”
另一位靠着在末世倒卖物资发家的“新贵”议员,则稍微“务实”一些,但语气同样充满了居高临下的指责:
“他们怎么敢……怎么能够如此轻易地使用核武器?这太不文明了!”
“即使是为了拦截生化武器,也应该寻求更……更温和的方式,比如外交斡旋,或者通过我们认可的国际法庭!”
“没错!”
先前那位老牌贵族附和道
“动用核武器,无论出于何种理由,都是不可接受的野蛮行径。”
“这证明了他们缺乏现代文明国家应有的克制和道德水准。我们应该联合所有仍坚持自由民主价值的国家,对其进行最严厉的经济和技术封锁!”
至于太约首先企图使用能制造基因崩溃、引发不可控变异的生化武器这一事实?
在这些西方老爷们眼中,这似乎是可以“理解”,甚至值得“同情”的。
“哦,至于太约……特别是霓虹方面,他们的行为固然……欠妥。”
一位前外交官出身的议员慢条斯理地说道,试图展现“公允”。
“但考虑到他们正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以及复兴根据地此前咄咄逼人的军事扩张。
他们的反应虽然过激,但动机或许……情有可原?”
“是的。”
另一位学者模样的议员推了推眼镜。
“我们应该看到问题的根源在于复兴根据地的挑衅。”
“是他们先破坏了东南亚的力量平衡,才导致了太约方面可能……嗯……采取了一些超出常规的防御性措施。”
“我们需要谴责的是核武器的使用,而不是在绝境中可能被逼出的、不成熟的防御手段。”
这种论调,仿佛自带一套扭曲的逻辑滤镜:我使用任何武器都是被逼无奈的“防御”,而你的任何反击都是不可饶恕的“侵略”和“野蛮”。
自有那些精神上的“西方大儒”会绞尽脑汁,为这种双标寻找各种看似合理、实则狗屁不通的借口。
他们宁愿盯着那十二颗在无人高空引爆的核弹头狂吠,也不愿正视那三十枚险些落入人口密集区、足以制造出真正人间地狱的生化导弹。
仿佛核辐射是罪恶,而基因崩溃的病毒就是无辜的小白花。
然而,他们的谴责声明刚刚出笼,复兴根据地外交部立即回复了一份声明,已如同冰水般泼洒在他们头上:
致某些仍沉溺于旧日幻梦的西方势力:
我们记得鸦片战争的炮火,记得辛丑条约的屈辱,记得遍布我们国土的租界与外国驻军。
历史是一面镜子,它不仅照见过往,也映照未来。
若太约轰然倒下,下一个会轮到谁清算历史旧账?
请诸君拭目以待。
没有激烈的言辞,没有具体的指控,只有平静的叙述和一句意味深长的反问。
但这寥寥数语,却像一把精准的手术刀,剥开了西方文明绅士外表下那段并不光彩的殖民历史,并将一个冰冷的选择题抛到了他们面前:
是继续为了一个已然名存实亡、且率先使用生化武器的太约摇旗呐喊。
从而将自己置于一个正在崛起的、拥有“真理”且记性很好的新霸权的对立面。
还是明智地选择沉默,甚至……考虑新的“合作”可能?
这声明像一道无声的惊雷,在西方各个残存议会的走廊里回荡,让许多原本叫嚣得最凶的议员瞬间失声,脸色变幻不定。
他们的“道德”激情,在自身可能面临的、基于历史模板的“报复”风险面前,迅速冷却了。
无论这些西方的遗老遗少们在暗室里如何义愤填膺,如何编织着谴责的文稿。
他们的声音,在复兴根据地那响彻寰宇的核爆余音、冰冷强硬的全球公告以及这直戳肺管子的外交警告面前,都显得如此微弱、苍白,且可笑。
他们的舰队不敢驶向太平洋,他们的军队无法跨越尸潮密布的欧亚大陆,他们的“制裁”在末世背景下更像是一纸空文。
除了在精神上自我高潮一番,他们什么实质性的行动也拿不出来。
…………
复兴根据地,最高指挥中心。
林禹负手而立,眺望着窗外逐渐恢复正常、但似乎又永远不同的天空。
核爆的余晖早已散去,但一种新的秩序,已然在无声中建立。
“西方的那套陈词滥调,可以预见的聒噪。”
他语气平淡,听不出喜怒,仿佛在评论一件与己无关的小事
“他们习惯了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指手画脚,却忘了这个世界,早已不是他们用几艘炮舰就能随意制定规则的时代了。”
显然,外交部那份点到即止的声明,正是他授意之下,对西方噪音最有力的回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