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王启明的决心(2/2)
时间一点点流逝,进入上色环节。王启明严格遵循唐代 “金碧山水” 古法,先以赭石色为山石打底,再逐层罩染石绿、石青 —— 他的上色手法极为细腻,每一层颜料都薄如蝉翼,却让山石呈现出厚重的质感。尤其是在勾勒亭台飞檐时,他用金粉小心翼翼地描绘,金粉与青绿颜料自然交融,既不张扬,又不失庄重,完美展现了唐代 “金碧山水” 的雍容华贵。
山本一郎的上色则更为大胆,他在 “院体画” 的基础上,刻意加强了色彩的对比度 —— 石青用得更浓,金粉用得更多,甚至在江河部分,他用 “水色晕染” 技法,让淡墨与清水在宣纸上自然流淌,形成波光粼粼的效果。更令人咋舌的是,他在远山顶端,用金粉勾勒出一道 “金线”,阳光照射下,金线闪闪发光,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却破坏了古画应有的含蓄意境。
两个时辰过去,两人的作品已基本成型。王启明开始在画面角落题字,他选用 “楷书”,字体端庄大气,题字内容为 “江山万里,华夏永存”,短短八字,笔力遒劲,透着对中华山河的热爱与坚守;山本一郎则选用 “行书”,字体飘逸灵动,题字内容为 “中华江山,尽在笔下”,语气中满是炫耀与狂妄。
最后一个时辰,两人开始细致修改。王启明用 “白描” 技法在江面上添了几叶扁舟,舟上渔夫的身影虽小,却神态各异,有的撒网,有的撑船,为画面增添了生机与生活气息;山本一郎则用金粉在云雾中勾勒出几只飞鸟,飞鸟翅膀的纹理清晰可见,甚至在鸟喙处点了一点朱砂,让飞鸟显得格外醒目,却与整体意境格格不入。
三个时辰到,两人同时停笔。工作人员将两幅六尺长的《江山万里图》挂在舞台中央的展示架上,全场瞬间陷入寂静,所有人都在认真对比这两幅作品。
王启明的《江山万里图》—— 以 “金碧山水” 为基,融入 “青绿山水” 的细腻,画面层次分明,意境悠远,亭台楼阁、江河扁舟错落有致,金粉与青绿颜料自然交融,透着中华江山的沉稳与厚重,题字 “江山万里,华夏永存” 更是点睛之笔,彰显出文脉传承的决心。
山本一郎的《江山万里图》—— 以 “院体画” 为主,色彩鲜艳夺目,金粉勾勒的金线与飞鸟格外吸引眼球,“水色晕染” 的江河也颇具新意,却过于张扬,失去了古画应有的含蓄意境,题字 “中华江山,尽在笔下” 更是透着狂妄。
评委席上的几位古画专家陷入了纠结。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专家叹息道:“王启明先生的作品,意境深远,技法纯正,完美展现了中华古画的‘魂’,是难得的传世佳作。可山本一郎的作品…… 在技法的创新性与视觉冲击力上,确实更胜一筹,尤其是‘水色晕染’与金线勾勒,虽破坏了古画意境,却符合当下的审美倾向。”
另一位专家也附和道:“从技法的全面性来看,山本一郎确实略胜一筹。王启明先生输,不是输在技法,而是输在过于坚守传统,少了几分创新。”
最终,经过投票,山本一郎以微弱优势获胜。当主持人宣布结果的瞬间,山本一郎猛地举起双臂,哈哈大笑起来,笑声中满是嚣张与狂妄:“我赢了!我赢了!中华古画技传承的领军人物,也不过如此!看来,真正懂中华古画技的,不是你们,而是我!”
他走到王启明面前,语气带着浓浓的嘲讽:“启明先生,现在你该承认了吧?你们中华的古画技,在我手里才能发扬光大!你们这些守旧的老顽固,早就该被时代淘汰了!”
王启明气得浑身发抖,却依旧挺直了脊背,目光坚定地看着他:“山本一郎,你赢的只是技法,却赢不了中华古画技的魂!古画技不是你炫耀的工具,而是承载中华文脉的载体。你虽掌握了技法,却永远不懂其中的情感与尊严,你这样的人,永远也成不了真正的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