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远航宏图初定策 朝野暗争潜流生(2/2)
赵士桢和徐尚庸也纷纷请缨,希望能参与新舰设计或远航数据测算。青春的脸庞因热血而涨红,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站在船头,迎着海风驰骋的身影。
远航的宏图,在津门高层中初步定调,一股昂扬的斗志弥漫开来。然而,就在津门上下为远航计划热血沸腾之时,南京的朝堂深处,并非铁板一块。
谢家的倒台空出了巨大的利益蛋糕,新的分配必然伴随着暗流涌动。一些原本中立甚至略微倾向新政的官员,开始担忧如此庞大的远航计划,是否会过度消耗国力,是否会使权力进一步向林奇和津门系集中。某位阁老的府邸书房内,烛光摇曳,映出两张凝重的面孔。
“林奇之势,已成啊。”一位须发皆白的官员轻叹,手中的茶杯冒着热气,却未饮一口,“津门俨然国中之国,水师、船厂、工坊、学堂,皆由其掌控。如今又要组建如此庞大的远航舰队……长此以往,恐非国家之福。”
另一位官员低声道:“陛下对其信任有加,如今又新立大功,动不得。唯有在远航的规模、耗费、以及……人选上,稍作制衡。”他捻着胡须,眼神深邃。
“听闻那远航舰队,需配备诸多新奇器物,所费恐怕远超‘破浪’舰。此事,或可在户部审议时,稍加斟酌……”
“还有那舰队提督人选,至关重要,绝不能再由津门一系垄断……”
类似的密谈,在几个不同的圈子里悄然进行。利益的重新分配,权力的潜在失衡,使得远航计划在诞生之初,就注定要面对新的、更为复杂的朝堂博弈。
林奇收到了来自南京友人隐晦的提醒信函。他看完后,只是平静地将信纸凑近烛火,看着它慢慢化为灰烬。他早已料到,改革的每一步,都是在与固有的利益和观念碰撞。远航计划触及的利益更广,遇到的阻力只会更大。但这艘驶向深蓝的巨舰,既然已经启航,就绝不会因为几道暗流而转向。
“加快进度。”他对身边的沈千吩咐,声音低沉而坚定,“我们要用最快的速度,让远航舰队拥有雏形。只有木已成舟,才能让那些只会空谈的人,闭上嘴巴。”
津门的灯火,彻夜不熄。工坊内锤凿之声不绝于耳,学堂里学子们埋首研究海图,水师码头停泊着正在改装的战舰。远航的梦想与朝堂的暗影,交织成了启明元年夏日最复杂的图景。而在这幅图景的中心,林奇宛如一座磐石,任凭风雨来袭,始终坚定不移地指向深蓝的方向。他知道,这条路注定充满荆棘,但他别无选择——因为在那片未知的海域,有着一个帝国的命运,和一个民族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