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金殿惊雷(2/2)
“朕疾已弥留,天命弗延。皇太子雄英,聪明天纵,仁孝性成,必能克承大统……着即皇帝位,以嗣宗庙……”
“北疆林奇,学究天人,忠贞体国……凉国公蓝玉,勇毅绝伦,公忠宿将……授二人顾命大臣,辅弼新君,安定社稷,匡扶天下……”
诏书宣毕,朱标仿佛了却了所有心事,目光最后定格在朱雄英脸上,充满了无尽的嘱托与期望,随即,眼神涣散,手臂无力垂落。
“陛下——!”乾清宫内,悲声震天。
大明仁宗朱标,驾崩。
国丧的钟声响彻金陵。在先帝灵前,在顾命大臣与留守重臣的见证下,朱雄英告天祭祖,接过那象征着至高权力的传国玉玺,正式登基为帝,定次年为永兴元年。
新帝即位,甚至未等先帝大殓,便展现了其铁血手腕。
“锦衣卫指挥使蒋瓛、刑部尚书、大理寺卿听旨!”年轻皇帝的声音在奉天殿内冷冽如冰,“即刻锁拿逆庶人朱棡,查抄晋王府!凡与其往来密切之文武官员、勋贵外戚,一律下诏狱严审!京营各部,由凉国公蓝玉即刻接管整肃,凡有异动者,先斩后奏!”
“北疆林奇,加太子太师,晋北疆公,总督北疆军政、格物院、靖安司、龙江船厂一应事务,赐王命旗牌,遇事可专折密奏,便宜行事!”
旨意一下,整个京城瞬间笼罩在血色恐怖之中。锦衣卫缇骑四出,如狼似虎。曾经显赫的晋王府被查抄一空,朱棡如同死狗般被拖出,投入诏狱。无数府邸被破门而入,哭喊求饶之声不绝于耳。蓝玉坐镇五军都督府,调动北疆带来的精锐为核心,迅速清洗了京营中所有可疑将领,牢牢掌控了京城防务。这场风暴席卷之快、手段之酷烈,让所有朝臣都见识到了新帝隐藏在年轻面容下的冷酷与决断。
数日后,大朝会。
身着孝服、却已初具帝王威仪的永兴皇帝朱雄英,端坐于龙椅之上。他俯瞰着丹陛之下噤若寒蝉的百官,缓缓开口,声音沉稳而有力:
“先帝在时,常与朕言,守成之君,亦需有开拓之志。北疆格物,非是奇技淫巧,实乃强国之基!海军之建,非是劳民伤财,实乃拓土之刃!”
“自即日起,擢升格物院,与六部同级,专司格物研发、教化、推广!扩建龙江、福州船厂,五年内,朕要见到十艘‘定远’级战舰巡弋四海!户部单列‘格物兴国’与‘海军建设’专项预算,每年不得低于国库岁入一成,敢有拖延克扣者,以资敌论处!”
“朕之年号‘永兴’,意在昭告天下,大明之兴,在于永不停歇之进取!望诸卿,涤荡旧弊,与朕同心,共开创这‘永兴革新’之盛世!”
他没有提及林奇的名字,但每一项决策都深深烙印着北疆的印记。朝臣们清晰地意识到,一个由钢铁、蒸汽、石油和远洋舰队定义的的全新时代,已经随着这位年轻帝王的登基,悍然降临。
退朝后,朱雄英独自登上宫墙最高处,遥望北方。寒风吹动他孝服的衣角,他手中紧握着那枚蟠龙玉佩。
“林师,”他迎着风,轻声自语,目光却坚毅如铁,“朝堂已清,枷锁已断。接下来这万里海疆与千秋社稷,便由学生,为您、为父皇、为这大明天下,去开创一个前所未有的格局吧!”
旧的时代随着先帝一同葬入陵寝,而名为“永兴革新”的时代巨轮,正以不可阻挡之势,轰然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