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叫他英宗?开什么玩笑!真要脸?!(2/2)
朱高炽面色发白,只能俯首领命。
……
洪武时期!
大殿之中压抑得仿佛凝固,群臣几乎连呼吸都放得极轻。
“朱祁镇,明室之宗,真乃豪杰,我大明能出此人……呵,也算奇迹……”
朱元璋咬紧牙根,周身肃杀如实质凝成。
小朱棣同朱标都默默后退,再不敢靠近这股凶兆。
暴怒之际,朱元璋却忽地发出一声冷笑,眼眸炯亮死盯着天幕。
“四代圣贤辛苦打下的江山,到他手中竟被糟蹋得如此干净利落。”
“真要论起来……换条猪坐那皇位,都比他强上百倍!有趣,实在有趣!”
……
明仁宗时期!
前两朝因震怒朱祁镇之事,暂时未注意弹幕里透露的更多细节。
唯独洪熙朝上下,不得不重视。
朱高炽:已经笑不出来。
刚登基便得知自己命不久矣,其心情如何,旁人也能想象。
无需群臣劝慰,他反先叹息道:
“罢了,朕今年已四十八,自觉时运已尽。”
“既知瞻基日后必能成一代明君,朕也算心安。”
朱高炽自幼监国,对帝位执念原就不深,即便明知寿元无多,也无半点懊悔。
毕竟真正坐上皇位后才发现,所谓朕与不朕,不过是称呼不同罢了,本质并未改变什么。
“朱祁镇那孩子……”
朱高炽的神情中闪过一抹动摇与踌躇,最终只化作一声无奈的轻叹。
“算了,朕终究只是他的祖父,此事还是由他亲生父亲来定夺更为合适。”
……
天幕画面中,原本标题中象征褒义的“英”字,被一层暗红逐寸侵染,直到彻底被“废”字取而代之。
【明废宗朱祁镇。】
这般呈现,倒显得更为贴切顺眼。
卷轴缓缓铺开,一声沉重的喘息先入耳畔,那种衰老至极的气息比画面更早浮现。
明宣宗朱瞻基虚弱地卧在榻上,紧握几位重臣的手,泪光在眼眶中颤动,将数十载江山托付于他们。
“朕时日无多,而太子年仅九龄,他更需你等辅佐。”
“臣等必当竭尽所能,陛下宽心!”
帝王的托付如此沉甸,使数名老臣泪沾衣襟。
他们心底甚至自比诸葛亮,再现出师表的忠诚誓言,誓不负此寄托。
朱瞻基气息散尽。
……
明宣宗时期!
朱瞻基紧皱眉头,仰望天穹,轻声念出:
“杨士奇、杨荣、杨溥、张辅……”
这些朝中大臣皆为朝纲脊梁,他自知命不久矣——
自然要选以稳重能臣辅佐幼主,显然经过反复斟酌。
以他们之才能,辅佐一个年幼帝王,本不该有失。
然而尚未弄明白实情,他刚点出的几人便面色惨白,跪倒在地,急急求恕。
“臣等未能践行陛下临终所托,伏请圣上恕罪!”
朱瞻基眉宇微沉,只能长叹一口气:
“朕素信你等的为政之能。祁镇尚小,心智未开,先观察一段时日再定奠基之举吧。”
朱祁镇乃他最宠爱的孙贵妃之子,年纪幼小,甚至还只是牙牙学语的孩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