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年关烟火证传承(2/2)
味脉树突然剧烈摇晃,冰凌纷纷坠落,在雪地上拼出幅完整的族谱:荣家、胡家、林家的姓氏在顶端交织,往下分出无数支脉,每支脉的末端都标着个“灶”字。秦风新烧的陶缸突然裂开,里面的腊味滚出来,每块肉上都显出个模糊的人脸,最后一块没有印记的腊肉上,竟映出林晚星的模样。
孙大姐的豆浆桶突然“砰”地炸开,浆汁溅在案上,凝成个“孙”字,旁边浮出个丫鬟的虚影,正往灶膛里添柴,动作与孙大姐分毫不差。“我姥娘说漏了,我们孙家原是荣家的灶下婢,当年少奶奶的丫鬟就是我太姥。”她往浆汁里撒了把黄豆,豆子突然发芽,根须缠着三支银簪,分别刻着荣、胡、林三姓。
四、年宴续新篇
林晚星挥起缠藤刀,在味脉树干上刻下“三姓合灶”四个字。刀痕处渗出些滚烫的汁液,滴在案上的腊味合蒸里,原本分开的肉香突然交融,在空气中凝成个巨大的“年”字。“味脉从来不是谁家的私产,是灶台上的烟火气串起来的。”她往汁液里撒了把松针,瞬间长出株小树,叶子一半是腊梅,一半是青松,开着三瓣的花,分别是荣家的红、胡家的蓝、林家的绿。
秦风把新出窑的陶碗摆成三圈,每圈碗沿的花纹都不同,盛着的年菜也各有特色:
- 荣家圈:蟹粉小笼里包着腊汁肉,配着北京的二锅头
- 胡家圈:酱肉烧笋里加了苏州的糟蛋,佐以江南的花雕
- 林家圈:腊味炒饭里掺了四川的花椒,就着湖南的米酒
- 中间的合碗:十二道腊味拼成个灶王爷像,眼睛用的是孙大姐的卤蛋
胡荣星将“合年糕”摆在案中央,年糕遇热融化,在案上漫出条河,河里漂着十二盏河灯,每盏灯上都写着个摊位名,最后一盏写着“林记缠藤铺”。老妇人往河里撒了把灶心土,河水突然沸腾,浮出个新的招牌:“三家合灶 年味儿铺”,牌匾的纹路是三姓的姓氏交织而成。
暮色降临时,煤市街的灯笼全亮了,映着满街的烟火气。老妇人正教林晚星调腊味酱汁,胡荣星在旁边学包小笼包,孙大姐往每个摊位上送暖年浆,秦风新烧的陶碗里冒着热气,每个碗底都刻着个“合”字。
夜风卷着腊味香掠过雪地,《煤市街味志》新添的页面上,无数双手正在传递同一碗年饭:穿旗袍的递给系围裙的,戴抹额的传给梳双髻的,拄拐杖的递给握缠藤刀的……饭粒掉在雪地上,融化的雪水显出新的字迹:“灶火不灭,味脉不断”,在灯笼的光晕里闪着温暖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