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跨代同摊(1/2)
一、摊前叠影
重阳的菊香裹着糕粉飘进琉璃厂时,林晚星正用缠藤刀打磨块带年轮纹的老槐木,木屑落在石案上突然化成黄米,与秦风新碾的黍米粉结成团,在案面蒸出“叠代”二字。李婶端着刚出笼的“年轮糕”走过,糕体横切面的纹路突然转动,渗出的枣泥在阳光下凝成重影——个穿旗袍的女子与穿卫衣的姑娘正并排揉面,两人手腕翻转的弧度分毫不差。
“这糕能显前世?”个戴老花镜的老太太突然拄着石质拐杖站在摊前,杖头雕的半朵藤花正好能拼进林晚星围裙的绣样。她从蓝布包里掏出只搪瓷缸,缸身印着“劳动最光荣”的字样,缺角处露出底下的“守心社”刻痕。“我娘当年用这缸发过面。”老太太刚把缸放在石案上,缸底突然渗出面肥,在案面漫出串新菜名:“跨代花卷、年轮糖包、双时石粿……”
真妹妹突然发现老太太的拐杖头泛着油光,与《烟火匠心录》封底的石纹同色。她刚要开口,秦风凿木模的錾子突然弹出木刺,落在年轮糕上竟扎出个戴老花镜的小人,手里举着的搪瓷缸正往石灶里倒着什么——灶膛里的灰烬突然隆起,露出块刻着“承味婆”三字的木牌。
二、新味叠痕
老太太从布包里取出十二张油纸,每张都包着不同时代的面肥:民国的裹着麻酱香,六零年的带着麦麸粗感,最末张油纸里裹着半块酵母,包装袋内侧印着用面碱写的菜谱:
- 跨代花卷:用民国面肥与现代酵母混合发面,擀皮时重叠两代人的手法,蒸后层次里会显出不同年代的标语
- 年轮糖包:以老槐树年轮为模,包着民国的枣泥与现在的奶油,咬开时糖汁流淌的轨迹会拼出“传承”二字
- 双时石粿:用清代石臼舂的米粉与当代机器磨的粉混合,粿皮上按两代人的指印,蒸后会浮现重叠的掌纹
- 叠味糖糕:表层铺着六零年的红糖面,底层垫着现在的赤砂糖,切块时截面会露出不同时代的糖粒分布
- 承味面藕:将不同年代的面藕串在起,老的浸着酱菜水,新的泡着奶茶,淋酱时会渗出“古今”字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