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石味传城(1/2)
一、摊前集客
白露的秋阳裹着桂花香漫进琉璃厂时,林晚星正用缠藤刀雕琢块带桂花纹的青石板,石粉落在案上突然化成金桂花瓣,与秦风新碾的桂花糖霜缠成串,在摊面拼出“众聚”二字。李婶端着刚蒸好的“桂蕊石糕”走过,糕体上的桂花纹路突然鲜活,渗出的蜜露在阳光下凝成幅群像——十几个穿不同服饰的人围着石灶,其中戴瓜皮帽的老者与扛摄像机的青年身影重叠,梳双丫髻的小姑娘正往石臼里撒桂花。
“这糕能聚影?”个推着流动餐车的女子突然停在摊前,餐车侧面的彩绘缺了半角,正好能拼进林晚星石案的桂花纹。她往石案上摆出自家的“移动石灶”,灶眼点燃的瞬间,火苗突然窜出十二道,在半空凝成新菜名:“车载石饼、便携拓糕、流动巷酪……”女子围裙上的拉链突然滑开,露出内侧绣的藤花,与林晚星围裙上的图案连成整朵。
真妹妹突然发现餐车的车轮纹路里卡着片桂花,与《烟火匠心录》补遗页的夹花完全相同。她刚要伸手,秦风凿石模的錾子突然敲出闷响,震得桂蕊石糕裂开细纹,露出馅里藏着的微型食摊模型——模型旁的石牌刻着“传味车”三字,与女子餐车的铜牌分毫不差。
二、新味流巷
女子从餐车抽屉里取出十二套折叠石具:巴掌大的石锅能煮面,折叠石盘可拓饼,最精巧的是只石质糖画勺,勺柄中空处藏着半张菜谱,字迹是用桂花蜜写的:
- 车载石饼:用可折叠石鏊烤制,饼皮裹着不同街巷的土与馅料,移动售卖时会随位置变化显出对应巷名
- 便携拓糕:将石粉与糯米粉混合,压在折叠石模里,打开后糕体侧面会拓印出经过的胡同砖纹
- 流动巷酪:用保温石罐保存,罐壁夹层藏着十二种酱料,每到个巷口就渗出对应味道,凝冻后会浮巷标
- 游走糖画:以可降解石髓糖稀为原料,在推车上的加热石板作画,画出的街巷图会随推车路线延伸
- 随行面藕:将面藕穿在竹制巷弄模型上,淋酱时酱汁顺着模型纹路流淌,在餐车板上拼出完整味脉图
郑师傅推着改装过的馄饨担赶来时,担侧的折叠板突然展开,变成十二格石质餐台,每格都刻着不同的巷名。“这是按当年守心社的‘流动食摊图’改的。”他掀开保温盖,里面的馄饨正随着推车震动排成队,面皮上的褶皱组成“走街串巷”四字——汤里突然浮起片桂花,与女子餐车渗出的蜜露相融,在地面画出条流动的香气路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