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次元 > 穿越古代摆摊小厨娘 > 第758章 川式香辣·红糖糍粑的暖冬甜糯

第758章 川式香辣·红糖糍粑的暖冬甜糯(2/2)

目录

- 煎至糍粑底面金黄、微微鼓起时(约3分钟),用硅胶铲翻面,继续煎另一面,至两面均呈金黄色、外皮微脆(期间勤翻面,避免煎糊,若糍粑粘底,可轻轻晃动平底锅);煎好的糍粑用厨房纸吸去多余油脂,放入小碗中。

4. 熬制红糖浆(香甜的关键):

- 老红糖敲成小块,放入小锅中,加入清水,小火加热(避免大火,红糖易糊底);用硅胶铲不停搅拌,至红糖完全融化,继续熬煮3-5分钟,至糖浆变得浓稠、起小泡泡(提起铲子,糖浆能呈线状滴落即可,不要熬太稠,易结块)。

- 熬好的红糖浆中加入熟白芝麻,搅拌均匀,关火备用(若糖浆冷却变稠,可加少许温水,小火加热融化)。

5. 装盛与食用(口感最佳方式):

- 煎好的糍粑表面撒上一层熟黄豆粉,再淋上热乎的红糖浆(每块糍粑都要裹满浆和粉,避免部分没味道);趁热食用,口感外脆里糯,甜香浓郁。

- 若一次煎制过多,可将冷却的糍粑放入冰箱冷藏(保存2天内),食用前用平底锅小火加热2分钟,或微波炉加热10秒,再淋红糖浆和黄豆粉。

6. 成品特点:糍粑外皮微微发脆,咬开后内里软糯拉丝,不粘牙;红糖浆香甜浓稠,不齁不腻,带着淡淡的焦香;黄豆粉醇厚香浓,中和了红糖的甜,还有白芝麻的颗粒感;一口下去,甜、香、糯、脆交织,热乎着吃,从嘴巴暖到肚子里,雨天吃格外治愈。

三、糯香满店,红糖甜透冷雨

第一锅红糖糍粑刚煎好,浓郁的米香就混着红糖的甜香飘出了厨房。林晚星拿起一块,吹凉后咬了一口——外皮脆,内里糯,红糖浆在嘴里化开,还带着黄豆粉的香,她忍不住对谢景渊说:“太好吃了!跟阿姨做的一模一样,比我在四川旅游吃的还糯,肯定能卖得好!”

谢景渊也拿起一块,蘸了点黄豆粉:“面团揉得够软,煎得也刚好,外脆里糯。今天下雨,来吃热乎糍粑的人肯定多。”

话音刚落,店门就被推开了,带着一身湿气的小周走了进来,一闻到香味就笑了:“晚星姐,你们真做了红糖糍粑!我在门口就闻到香味了,快给我来一份!”

林晚星连忙盛了三块糍粑,淋上红糖浆,撒满黄豆粉递过去。小周咬了一口,眼睛瞬间亮了:“就是这个味!外脆里糯,红糖浆也不齁,配着热奶茶绝了!我得再打包两份,给同事也带点!”

上午十点多,店里渐渐热闹起来。有刚下班的护士,点了一份糍粑配姜茶:“下夜班冷得发抖,吃口热糍粑太暖了,糯米特别糯,一点不粘牙。”也有带着孩子的宝妈,孩子捧着小碗,小口啃着糍粑:“妈妈,这个甜甜的好好吃,我还要再吃一块!”

最热闹的是下午,避雨的路人纷纷走进店里。在附近书店上班的陈老师,一下班就冲了进来:“我刷朋友圈看见有人晒你们家的红糖糍粑,特意过来的!我之前在成都吃过,你们家的一点不差,黄豆粉特别香。”她吃了一口就掏出手机:“我得给学生家长推荐,下雨天吃这个太舒服了!”

晚上七点多,美食博主苏晴又来了,这次还带了个四川朋友:“晚星!我听说你们新出了红糖糍粑,特意带我四川闺蜜来鉴定!”她盛了一份,递给闺蜜:“你尝尝,是不是正宗的川味!”闺蜜咬了一口,点头笑着说:“绝了!跟我妈做的一个味,糯米揉得够劲,红糖浆熬得也刚好,在北方能吃到这么正宗的,不容易!”苏晴对着镜头展示:“家人们!你们看这糍粑,外脆里糯,红糖浆还能拉丝!老板用的是四川农家糯米粉,黄豆粉也是现炒现磨的,真材实料,吃着放心!”

九点多,打烊前最后一位顾客是住在附近的老奶奶,她拄着拐杖,慢慢走到柜台前:“小姑娘,给我装一份红糖糍粑,要热的。我孙女在四川上学,总说想吃这个,今天我给她带回去尝尝。”林晚星连忙盛了一份热的,用保温盒装好:“阿姨,您慢点走,这个趁热吃最好。”老奶奶接过保温盒,笑着说:“谢谢你啊小姑娘,我孙女肯定喜欢!”

打烊时,两锅红糖糍粑已经卖空了,平底锅也洗得干干净净。林晚星和谢景渊坐在窗边,手里捧着热姜茶,看着窗外的雨渐渐停了,夜空里透出几分清亮。

“景渊哥,今天卖了50多份红糖糍粑,好多顾客说要天天来,还有人问能不能做咸口的糍粑。”林晚星脸上满是笑意,“咱们现在有脆的、甜的、糯的、汤的,不管顾客冬天想吃什么,都能找到合适的。”

谢景渊握着她的手,指尖带着暖意:“都是你愿意花心思,从揉面团到熬红糖浆,每一步都仔细,才能做出这么受欢迎的小吃。接下来,咱们还可以根据顾客的反馈,加些花生碎、核桃碎,做坚果红糖糍粑,让选择更多样。”

林晚星点点头,看向窗外——雨后的空气格外清新,店里残留的红糖香和黄豆粉香,却让这个冬天变得格外温暖。她忽然觉得,美食最动人的地方,就是能把不同地域的热乎味道带到一座城市,用一块甜糯的红糖糍粑,驱散食客的湿冷,也让“星语花坊”的烟火气,在冬夜里愈发浓郁。

她知道,他们的美食故事还在继续,每一款新小吃,都是他们写给食客的冬日暖语,用甜糯的香气,抵御寒冷,留下最温暖的味觉记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