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次元 > 垂涎:无声告白 > 第150章 悄无声息

第150章 悄无声息(1/2)

目录

沈文琅的指令像一道冰冷的电流,激活了花咏那边沉寂而危险的调查网络。接下来的日子,信息传递的频率骤然降低,但每一条信息的含金量和潜在风险都呈指数级上升。花咏的回复变得极其简短,甚至有些信息只是几个看似无关的代码或坐标,需要沈文琅凭借惊人的记忆力和逻辑推理能力,结合之前的情报进行破译。这是一场在刀尖上跳舞的无声博弈,双方都清楚,任何一个微小的失误,都可能招致灭顶之灾。

沈文琅的身体在强制性的营养支持和药物治疗下,有了一丝微弱的恢复迹象。脸色不再那么死灰,手腕上锁链留下的伤痕也渐渐淡去,只留下几道浅白的印记。但精神的消耗却与日俱增。他像一台超负荷运转的精密仪器,白天大部分时间强迫自己闭眼假寐,实则大脑在疯狂地处理、分析、推演着每一条传入的信息碎片;夜晚则常常失眠,睁着眼睛,在黑暗中凝视着天花板,脑海中反复模拟着各种可能的情景和应对方案。

高途的状态依旧如同凝固的冰河。他依旧大部分时间待在自己的房间里,沉默得像一个影子。但沈文琅敏锐地察觉到一些极其细微的变化。高途出现在客厅的频率似乎略有增加,虽然依旧不与沈文琅有任何眼神或语言交流,但他停留在窗边发呆的时间变长了,有时会无意识地用手指摩挲着窗框,眼神空洞地望着远方,仿佛在等待着什么,又仿佛在挣扎着什么。他端着的杯子里,有时不再是清水,而是冒着热气的、似乎加了蜂蜜的温水。这些细微的变化,像投入死水中的小石子,激起的涟漪微不可查,却逃不过沈文琅高度警觉的感知。

沈文琅不敢轻举妄动。他知道,高途的内心正经历着某种不为人知的动荡,任何外界的刺激都可能带来不可预料的后果。他只能像最耐心的猎人,潜伏在暗处,小心翼翼地观察,捕捉着每一丝可能预示着转机或危机的信号。

花咏那边终于传来了一个突破性的,也是极其危险的消息。信息经过多重加密,内容隐晦至极,但沈文琅瞬间读懂了其中的含义:花咏的人设法接触到了一位曾参与当年沈澜事故后期处理的、早已退休并隐居多年的老法医。老人年事已高,记忆模糊,但在某种“特殊方式”的启发下,他隐约回忆起,当年沈澜的尸检报告中,关于某些软组织损伤的形态和位置,存在一些与“意外坠落”不太吻合的细微疑点,但这些疑点在当时被以“证据不足、不影响结论”为由压下了。更重要的是,老人提到,当年曾有一个“上面来的”人,在报告最终定稿前,私下与他“沟通过”。

几乎在同一时间,另一条信息指向了王董近期一个极其隐秘的行程安排:他将于下周,以“参加国际医学峰会”为公开理由,再次前往瑞士那个与尖端神经科学实验室有关的小镇。但花咏截获的内部信息显示,王董的行程安排中,有半天时间是“空白”的,并未列入官方议程,且其随行人员中,多了一位身份背景极其干净、却与几家生物科技前沿公司有隐秘关联的“医疗顾问”。

这两条信息叠加在一起,在沈文琅脑海中炸开了锅。沈澜的死因疑点重重,很可能真是他杀!而王董此次瑞士之行,目的绝不仅仅是参加峰会,极有可能是去进行某种秘密的、可能与“非常规手段”相关的接触或操作!联想到那场诡异的重生和车祸中诸多不合常理的细节,一个更加大胆而恐怖的猜想浮现在沈文琅心头:王董复仇的手段,可能远远超出了常规的商业打击和人身伤害,他是否涉足了某些……超越常人理解的边缘科技领域?

这个想法让沈文琅不寒而栗。如果真是这样,那么他们面对的,就是一个完全不在一个维度上的、极度危险的敌人!

强烈的危机感让沈文琅瞬间做出了决定。他必须采取行动,不能再被动等待!王董的瑞士之行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也可能是最后的机会!他必须想办法确认王董的真实目的,并尽可能获取证据!

他立刻给花咏发去了一条极其冒险的指令:“不惜一切代价,摸清王董瑞士空白行程的具体内容和接触对象。必要时,安排可靠的人,近距离观察或获取信息。风险极高,谨慎行事。”

发出这条信息后,沈文琅感到一阵虚脱。他知道,这等于将花咏和他的人推向了最前线,直面未知的巨大风险。但他别无选择。真相如同毒蛇,盘踞在黑暗中,随时可能给予致命一击,他必须主动出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