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次元 > 垂涎:无声告白 > 第102章 碎片拼图

第102章 碎片拼图(1/2)

目录

环境干预的微弱成效,让沈文琅看到了一丝方向,但也让他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要真正理解高途的内心世界,他需要更多的信息碎片。他不能再仅仅依赖于观察高途当下的行为,必须尝试去理解这些行为背后可能隐藏的、更深层的创伤逻辑。这无异于在黑暗中拼凑一幅没有原图的、支离破碎的拼图。

沈文琅开始回溯。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像分析最复杂的商业案例一样,重新审视他与高途关系的每一个节点,尤其是高途重生后表现出强烈反应的几个关键时刻:琴房砸琴、警报器事件、哼唱安魂曲、以及现在的刻板行为。他试图寻找其中的共同点和触发因素。

砸琴是因为弹奏受阻,关联的是“表达受阻”和“失控感”?警报器是对突发尖锐噪音的恐惧,关联的是“车祸记忆”和“死亡威胁”?哼唱安魂曲关联的是“失去的孩子”和“未尽的母爱”?刻板的凝视和摩擦,是否代表着某种“被困住”的感觉和“身体记忆的疼痛”?

这些猜测杂乱无章,但沈文琅努力将它们与高途过去的经历联系起来。他想起了高途小时候家庭变故(妹妹重伤),想起他作为oga在beta身份伪装下承受的压力,想起那场致命的追逐和车祸……这些碎片化的信息,或许共同构成了高途复杂创伤的基底。

沈文琅意识到,高途的恨,可能不仅仅指向他沈文琅个人,更指向造成这一切悲剧的“命运”和“环境”。而高途现在的状态,可能是一种多重创伤叠加后的复杂应激反应,其中包含了ptSd的症状,也可能伴有解离或抑郁。这个认知让他不寒而栗,同时也感到一种深切的悲哀。高途承受的,远比他想象的要多得多。

基于这种粗略的分析,沈文琅调整了他的“环境干预”策略。他不再仅仅追求“温和”与“稳定”,开始尝试注入一些极其微弱的、可能带有积极暗示的“生机”元素。例如,他不再只摆放观叶植物,而是悄悄引入了一盆即将开花的、生命力顽强的风信子,将花苞显露出来,期待花开时可能带来的一丝自然界的积极信号。他选择的白噪音,也偏向于更有生机感的,如清晨的鸟鸣(极其微弱)、或者冰雪融化的滴水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