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无声惊雷·蛰伏下的力量积蓄二(2/2)
这不仅是深入虎穴获取关键情报的机会,更是与那个隐藏至深的对手,进行第一次正面交锋的序幕!
他拿起电话,拨通了林一房间的号码,声音平静而坚定:
“老林,准备一下,周五晚上,我们有场‘硬仗’要打。”
窗外的霓虹,无声地闪烁,仿佛为即将登场的冒险,亮起了迷离的序幕。
蛰伏期结束了,新的、更加危险的篇章,已然翻开。
韩笑和林一在华懋饭店的套房内,正面临着关键的抉择。
那张印有朱雀火漆印的沙龙请柬,如同烫手的山芋,放在茶几上。
林一通过地下渠道进行的初步外围调查结果,更增添了此行的不确定性:
“愚园路1136号‘憩庐’,房主登记在一位瑞士籍女士名下,
背景干净得像一张白纸。但近半年的水电和物资采购记录显示,
其消耗量远超正常住宅,且常有高级轿车在深夜出入。
周边有不明身份的暗哨,反侦察意识很强。
我们的人无法靠近,里面是龙潭虎穴,确定无疑。”
风险极高。对方主动邀请,摆明了是“鸿门宴”。
身份暴露的可能性、被控制的危险、甚至人身安全都面临极大威胁。
“但这也是我们唯一能接近‘朱雀控股’核心圈子的机会。”
韩笑站在窗前,望着楼下南京川流不息的车流,声音低沉,
“苏家案断了线,陆明远死了,常规调查已经触及天花板。
不进去,我们永远只能在门外打转,被动挨打。”
林一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目光锐利:
“我们需要一个万全之策。身份暴露的应急方案、通讯中断后的联络方式、
撤离路线、甚至……一旦被扣留的外部营救预案。”
接下来的两天,韩笑和林一闭门不出,如同战前参谋部,进行了极其周密、近乎苛刻的备战。
1. 身份细节打磨: 反复演练“何笑安”的言谈举止、知识背景,
甚至预演了可能被问到的各种刁钻问题及标准答案。
2. 技术装备准备: 林一改装了微型相机、录音设备(限于时代,体积仍较大,需巧妙隐藏),
准备了显影墨水书写的“遗言”纸条、以及能快速释放烟雾或强光的小型扰敌装置。
3. 应急方案设定: 制定了多套暗语和求救信号,
约定了不同情况下(如超过预定时间未归、发出特定信号)林一在外围的应对措施,
包括向法租界巡捕房内极少数可信之人发出预警的底线方案。
4. 心理建设: 韩笑深知,此行最大的考验并非技术,而是心理。
他必须完全忘记“韩探长”,彻底融入“何笑安”这个角色,在任何突发情况下保持冷静和伪装。
这是一场赌博,赌注是他们的安全,甚至是生命。
但为了撕开“青瓷会”的神秘面纱,他们别无选择。
周五晚,七点三十分。冬日的上海华灯初上,霓虹闪烁,
将这座不夜城点缀得流光溢彩,也掩盖了其下的无数暗影与交易。
华懋饭店套房内,韩笑最后检查了一遍自己的装扮。
深蓝色的英国呢绒西装,做工考究;金丝眼镜后的眼神,
调整到了南洋商人特有的、略带精明与好奇的状态;身上散发着一丝淡淡的古龙水气味。
此刻,他是“何笑安”,一位对上海投资充满兴趣的南洋侨商。
林一(作为助手“林逸之”)穿着低调的深色西装,
提着一个公文箱,里面装着可能用到的“道具”和应急设备。
他最后检查了通讯设备,对韩笑点了点头,眼神中充满了信任与嘱托。
“走了。”韩笑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领带,语气平静,却带着一种踏上战场的决然。
两人一前一后,走出套房,乘电梯下楼。饭店大堂里人来人往,
没有人注意到这两位看似普通的商人,即将奔赴一场吉凶未卜的鸿门宴。
饭店门口,一辆预先订好的、牌照普通的黑色轿车已等候多时。
韩笑拉开车门,坐进后座。林一坐上副驾驶,对司机说了声:“愚园路。”
轿车缓缓驶入南京路的车流,汇入这片璀璨而危险的灯海。
韩笑靠在后座,闭上眼睛,最后一次在脑海中过了一遍行动计划和应急预案。车窗外的光影在他脸上明灭不定。
轿车穿过繁华的市中心,驶向环境更幽静的西区。
愚园路两旁的法国梧桐树叶已落尽,枝干在路灯下投射出狰狞的影子。“憩庐”越来越近。
等待他们的,是陷阱,还是机遇?是真相,还是更深的迷局?
无人知晓。
但探索的脚步,已然迈出。苏家故事的余音尚未散尽,
一场更加诡谲、更加危险的冒险,就在这个寒冷的冬夜,悄然拉开了它的序章。
车轮滚滚,载着决心与未知,驶向那片隐藏在华丽面纱之后的、真正的黑暗核心。
本卷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