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点亮哲心:迪卡拉底的启迪之课 > 第17章 康德的“美”与无目的

第17章 康德的“美”与无目的(1/2)

目录

教室的窗台上摆着个粗瓷花瓶,插着束野菊,黄的、白的,歪歪扭扭地开着。迪卡拉底抱着本厚书走进来,书皮磨得发毛,边角卷成了波浪。“今天咱们聊个琢磨‘美到底是啥’的人,”他把书往讲台上一放,封面上“判断力批判”四个字模糊不清,“康德——这人说‘美是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听着像绕口令,其实就是说:真正的美,不是为了啥用,可偏偏看着就舒坦。”

马克正对着窗外的云发呆,那云像团,慢悠悠地飘。“美不就是好看吗?我觉得跑车好看,因为它快;觉得花好看,因为它香。哪有无目的的?”

“那你看天上的云,它快还是慢?香还是臭?”苏拉从花瓶里抽出朵小雏菊,捏着花茎转圈圈,“可你还是瞅着它发呆,这不就是没目的吗?康德说的‘无目的’,就是不为了吃、不为了用、不为了赢,就单单看着高兴。”

迪卡拉底翻开厚书,书页间夹着片干枯的枫叶,红得像团小火苗。“康德这辈子没咋出过远门,就爱坐在窗前看风景。他发现,看一片晚霞,你不会想‘这晚霞能卖多少钱’;听一段曲子,你不会算‘这曲子能帮我考多少分’——这时候的高兴,才是对美的感觉。就像村里的老槐树,夏天能遮凉,秋天能落叶子,可孩子们爬上去掏鸟窝,老人坐在底下晒太阳,谁也没想着‘这树有用’,就觉得它在那儿,挺好。”

马克忽然想起上次去美术馆,看见幅画,画的就是片光秃秃的山坡,啥也没有,可他站在画前看了半天,心里说不出的平静。“当时我还纳闷,这画既不漂亮也没啥意思,咋就成艺术品了?现在想想,可能就是因为它没啥用。”

“可不是没用,是‘没用目的’。”迪卡拉底指着花瓶里的野菊,“你看这花,枝干歪歪扭扭,花瓣还有虫咬的洞,论‘目的’,不如塑料花规整,不如菜花开得热闹。可它就这么随便一插,看着就比塑料花顺眼——这就是‘合目的性’,看着没章法,偏偏处处都合适。康德说,美就像下棋,不是为了赢钱,可每步棋都得走得对路,这种‘没盼头的认真’,就是美的意思。”

苏拉把雏菊插回花瓶,忽然指着马克的运动鞋:“你这鞋上的花纹,既不结实也不显眼,设计师为啥要画?这算不算‘无目的的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