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你是我的特效药 > 第173章 审查风暴眼,他的失控与她的守护

第173章 审查风暴眼,他的失控与她的守护(1/2)

目录

伦理委员会特别调查组的闭门谈话,安排在医学院顶楼一间几乎没有任何装饰的小会议室。冰冷的白炽灯光,光秃秃的木质长桌,对面坐着三位表情如同石膏像般刻板的委员。空气里弥漫着消毒水和某种无形的压力,沉重得让人喘不过气。

沈聿怀独自坐在长桌的这一端。温念初被要求在外面等候。

“沈博士,我们直接进入正题。”居中那位头发花白、眼神锐利如鹰的老者,是调查组组长,布莱克教授。他面前摊开着厚厚的匿名信复印件和发布会相关报道。“匿名信中的照片,你承认其真实性吗?”

“承认。”沈聿怀声音平静,“但否认其关联的恶意解读。”

“很好。”布莱克教授点点头,语气没有任何起伏,“那么,请详细说明,从你与温念初女士签订所谓的《双向脱敏互助协议》开始,到协议正式结束,再到你们发展私人关系的具体时间节点,以及每一个阶段,你作为医生,是否严格恪守了伦理边界。”

问题像冰冷的手术刀,精准地切向他最核心的防线。

沈聿怀开始陈述,逻辑清晰,时间线明确,引述协议条款,出示治疗记录的关键节点。他像一台精密的仪器,对抗着这场针对他职业灵魂的解剖。

然而,问题逐渐变得刁钻,甚至带着预设的恶意。

“沈博士,你声称治疗关系早已结束。但根据我们了解,在协议‘结束’后,你依然为温念初女士提供了大量非正式的心理支持,包括深夜通话、陪同出席重要活动,甚至在维也纳会议期间共处一室。这是否意味着,治疗关系在实质上并未真正切断?你是否存在利用这种模糊边界,维持对温念初女士情感影响的嫌疑?”

沈聿怀的下颌线绷紧了一瞬。“提供支持是基于朋友和伴侣的立场。所有行为发生在协议终止后,且双方均为自愿的独立个体。”

“自愿?”旁边一位女委员抬起眼,语气带着质疑,“一个曾经深度依赖你的前患者,在面对巨大压力和情感波动时,她的‘自愿’,是否能完全排除你作为前主治医生残留的影响力?”

这话几乎是在暗示温念初没有独立人格。

沈聿怀的指尖在桌下微微蜷缩,一股冰冷的怒意开始在他胸腔里凝聚。他可以忍受对自己专业能力的质疑,但不能容忍他们对温念初的康复和意志如此轻蔑。

“我尊重温念初女士的独立性和判断力,如同我尊重在座每一位。”他的声音冷了几分,“她的康复成果,有客观数据和社会成就为证。质疑她的自主性,是对她努力的最大不公。”

“我们只是在审视所有可能性,沈博士。”布莱克教授面无表情地打断,“请回答下一个问题。关于你研究中‘双向脱敏’的核心数据,尤其是涉及温念初女士感知恢复的部分,我们注意到几个关键指标的改善曲线异常陡峭。你如何解释,这不是人为干预或……诱导性报告的结果?”

诱导性报告?他们是在暗示他教唆温念初造假!

沈聿怀猛地抬眸,眼底积压的风暴几乎要破冰而出。他放在腿上的手,无意识地攥成了拳,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那熟悉的、因为被恶意揣测和侵犯边界而产生的生理性排斥感,如同细密的冰针,开始刺探他的神经末梢。

他需要极大的自制力,才能维持表面的冷静。

“所有数据,均来自标准化量表和第三方机构的盲测评估。改善曲线符合创伤后感知复苏的典型模式,相关文献支撑我已提交。所谓‘异常’,是建立在错误认知基础上的主观臆断。”他的语速加快,带着压抑的火气。

会议室外,温念初靠在冰冷的墙壁上,听不见里面的具体对话,但能感受到那扇门后透出的沉重压力。时间一分一秒流逝,每一秒都像一个世纪那么漫长。

霍夫曼教授匆匆赶来,脸色难看。“情况不太妙,布莱克是个老古板,另外两个委员也以严格着称。他们显然受到了舆论压力,审查标准极其严苛。”

温念初的心沉了下去。她不怕公开对峙,但这种封闭的、充满偏见的审查,像软刀子割肉,更能消耗人的心志。她了解沈聿怀,他骄傲,冷静,但面对这种对他职业操守和与她的感情的双重玷污,他内心的风暴绝不会小。

就在这时,会议室的门突然从里面被猛地拉开!

沈聿怀站在门口,脸色是一种近乎苍白的冷峻,唇线抿成一条僵直的线。他没有看门口的温念初和霍夫曼,径直朝着走廊尽头的洗手间方向快步走去,步伐带着一种显而易见的僵硬和急促。

“聿怀!”温念初下意识喊了一声,想跟上去。

霍夫曼教授拉住她,摇了摇头,低声道:“让他自己待一会儿。他需要……处理一下。”

温念初瞬间明白了。那种被逼到角落、边界被反复践踏的感觉,一定勾起了他最深层的排斥反应。他此刻,或许正在与生理和心理的双重不适抗争。

她的心像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疼得发慌。他独自在里面承受了怎样的逼问,才会让一贯冷静自持的他,几乎失控地离席?

她没有听从霍夫曼的劝阻,挣脱开,快步跟了过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