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钱眼通天李卫之盐池破局棋(1/2)
云南盐驿道的衙门里,李卫把前任留下的账本往桌上一摔,账本上的墨迹被茶水洇开,像一片黑渍。
“亏空十一万九千两?”李卫指着账本上的数字,冲手下的吏员吼道,“你们告诉我,这盐税是怎么亏的?跟咱丰县盐铺的账一样,每一笔进项出项都得算清楚!”
站在最前面的吏员周昌满脸堆笑:“李大人,云南这地方特殊,盐井都被土司和盐商勾结着把持,官盐卖不出去,私盐遍地都是,这亏空……是老问题了。”
“老问题?”李卫拿起桌上的算盘,噼啪打了起来,“我算给你们听:云南有二十口盐井,每口井日产盐五百斤,官盐定价每斤三文,私盐卖两文。为什么私盐便宜?因为土司不交税,盐商不用给官府‘规礼银’。咱要做的,就是把‘隐性成本’变成‘显性收益’。”
周昌愣了愣:“大人的意思是……”
“第一步,查‘成本漏洞’。”李卫放下算盘,起身走到地图前,指着上面标着的盐井位置,“明天开始,你们分头去盐井,把每个灶户的成本算清楚——柴钱、人工钱、交土司的‘保护费’,都记下来。谁要是敢瞒报,就按私盐论处。”
接下来的半个月,李卫带着人跑遍了云南的盐井。在黑井镇,他抓住个虚报成本的灶户,当场让人把灶户的账本和自己算的账摆在一起:“你说每斤盐成本两文,可我问了隔壁灶户,柴钱只要五厘,人工只要三厘,剩下的九厘,都进了你和土司的口袋吧?”
灶户吓得直磕头,李卫却没为难他,反而掏出一两银子:“你把土司收‘保护费’的事说出来,这银子归你。以后你按实上报成本,官府给你每斤盐加一厘补贴——咱这叫‘优化供应链’,你赚得踏实,官府也能收上税。”
灶户眼睛一亮,立刻把土司和盐商勾结的事全说了出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