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锦衣钞王董天宝: 税收定价(1/2)
晋升总旗官后,董天宝的第一个差事,是去外城西街收“商户治安税”。西街是京城的商贸区,酒楼、绸缎庄、当铺扎堆,之前的税吏每月能收五百两,董天宝第一天去,就把“规矩”改了。
他先让手下把西街的商户列了名册,按流水分成三档:肥户(酒楼、当铺)每月二十两,中户(绸缎庄、杂货店)每月十两,瘦户(小吃摊、剃头铺)每月五两。这定价不是拍脑袋——他前一天让小冬瓜去西街的酒楼、绸缎庄帮工,摸了个底:醉仙楼每天流水五十两,绸缎王刘三的铺子每天流水三十两,小吃摊每天最多一两。按这个流水,二十两税只占醉仙楼利润的一成,商户能承受,自己也能多赚。
第一天收税,他带着五个锦衣卫,先去了最大的“醉仙楼”。老板周胖子正忙着招呼客人,看见董天宝带着人进来,赶紧迎上去:“董总旗,您怎么来了?快请坐,上好茶!”
董天宝没坐,直接掏出税单:“周老板,按照新规矩,您这醉仙楼是肥户,每月交二十两治安税。”
周胖子的脸瞬间垮了:“董总旗,之前的税吏只收十两,您这一下涨了一倍,我这小本生意扛不住啊!”
董天宝笑了,走到柜台前,拿起账本翻了翻:“周老板,您这账本上写着,昨天流水六十两,前天五十八两,平均每天五十两,每月一千五百两。交二十两税,只占您利润的一成不到。”他放下账本,掏出腰牌,“要是您不交,我就以‘私藏酒水’为由封您的店——您停业一天,损失五十两,停业三天,就损失一百五十两,比交一年的税还多。”
周胖子的脸白了,赶紧从钱柜里拿出二十两银子:“董总旗,我交,我交!”
刚收完醉仙楼的税,西街的“绸缎王”刘三就带着十几个商户堵在街口:“董总旗,你这税定得太高了!我们不服,要去顺天府告你!”
刘三不是普通商户——他的绸缎庄是西街最大的,背后靠着顺天府的通判,也就是他姐夫。之前的税吏都不敢惹他,可董天宝早就让手下查过了:刘三上个月给通判送了五百两银子和两匹云锦,这是贪赃枉法的证据;而且刘三的绸缎庄每月流水至少两千两,税交十两,本就占比极低,他闹,是觉得自己有靠山,想少交甚至不交。
“刘老板,咱们找个地方谈谈?”董天宝笑着,语气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两人走进旁边的茶馆,董天宝点了一壶龙井:“刘老板,您姐夫是通判,我知道。可您知道我背后是谁吗?东厂的何琨公公。”他喝了口茶,指尖在桌上敲了敲,“您姐夫虽然是通判,可何公公一句话,就能让他丢官——您觉得,您这绸缎庄,能扛得住何公公的手段?”
刘三的脸变了变,却还是硬着嘴:“你别吓唬我!我姐夫和何公公没交情,也没仇,他不会动我姐夫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