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大圣孙悟空五行山下的反思期,资产冻结与商业模式重构!(2/2)
“你们回去吧。”孙悟空从牙缝里挤出几句话,“好好管理花果山,守好贸易联盟,等俺出来……”
话没说完,山体就晃动了一下,把他的声音淹没了。
接下来的五百年,孙悟空就在五行山下度过。他不能动,不能说话,只能看着日月交替,听着风声雨声。一开始,他满心都是怨恨——恨天庭的不公,恨如来的无情,恨自己的冲动。可时间一长,他渐渐冷静下来,开始反思自己的“搞钱之路”。
他想起在花果山的原始积累,靠抢傲来国的兵器、跟龙王交易,确实让猴群富了起来,但也太依赖“掠夺”和“威慑”;他想起在天庭的职场沉浮,靠资源置换和人脉博弈,确实拿到了不少好处,但也低估了体制内的规则和风险;他想起大闹天宫,看似是为了“公平”,实则是自己的“资源欲望”太膨胀,没有控制好风险。
“原来,搞钱不是只靠抢和换,还得懂规则、控风险啊。”他在心里叹道。
这五百年里,花果山的猴群和联盟成员没有忘记他。老猴王每年都会带着新鲜的桃子和干鱼来看他,给他讲花果山的事——联盟还在,只是规模小了些;跟傲来国和东海龙宫的交易还在继续,只是变得更谨慎了;野牛精、白骨夫人和沙悟净也还守着各自的地盘,等着他回去。
每次听老猴王说完,孙悟空都会闭上眼睛,在心里盘算:要是自己能出去,该怎么重构花果山的商业模式?不能再靠野蛮的掠夺,也不能再依赖体制内的资源,得打造“核心竞争力”——比如用花果山的紫芝草和蟠桃做高端产品,用联盟的资源做产业链,用自己的名声做品牌,让花果山的财富变得更稳定、更长久。
终于,在第五百年的末尾,一道佛光落在五行山下。唐僧骑着白马,带着两个徒弟来到山下。孙悟空听见唐僧念动咒语,五行山渐渐裂开,他终于重获自由。
“师父!”他跪在唐僧面前,眼里含着泪。
唐僧扶起他:“悟空,你本是石猴,有通天本事,却因一时冲动被压在此地。如今,你随为师去西天取经,修成正果,也算是给你自己一个新的机会。”
孙悟空点点头。他知道,这取经之路,不仅是修行之路,更是他重构商业模式的“新战场”——一路上的妖怪,不就是“竞争对手”吗?那些妖怪的宝贝,不就是“稀缺资源”吗?唐僧师徒,不就是“创业团队”吗?
他摸了摸耳朵里的金箍棒(如来佛祖把棒子还给了他),心里充满了期待。这一次,他要靠智慧和本事,在取经路上“搞钱”,不仅要修成正果,还要让花果山和联盟,成为真正的“三界财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