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民族工业(1/2)
秋日的阳光刺眼,墨白眯着眼,语气清冷:“地,是我们的,一垄也不能少。人,闯进来了,就甭想走着回去。”
那日勒咧嘴笑,跟着老大混就是硬气。
带着一身的硝烟味从营地回来,菱心早已备好换洗衣裳,澡盆里的水温不烫不冷。
“刘先生已经到了。”
墨白收拾妥当走进议事厅。
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忙站起来,行礼道:“源升庆刘子厚见过将军!”
“刘掌柜好!”
墨白以为是个老油条,没想到刘子厚是个年轻人,这让他很高兴。
刘子厚虽年轻,但十五岁便执掌家业,见多识广。见墨白一副海派作风也是暗自高兴。
“久仰将军威名,如雷贯耳。今日得见,三生有幸。”
刘子厚拱手客套。
墨白笑说:“刘掌柜是吉林士绅翘楚,不必客气。找我有什么事吗?”
见墨白开门见山,刘子厚也不再绕弯子,身子微微前倾:“将军兵锋威武,打得罗刹丢盔弃甲,刘某心下钦佩。
如今罗刹人气焰不再,源升庆有意投资兴建机器火磨厂与织染厂,一来可供应军需民用,二来也能吸纳流民,安稳地方。”
“这是好事啊,刘掌柜是想在我治下办厂?”
刘子厚脸上闪过一丝尴尬,苦笑道:“刘某是个生意人,讲究个稳妥二字。办厂子,投入巨大,非一朝一夕之功,须得有个长远打算。”
他顿了顿,斟酌着用词,道:“如今这关外的局面,将军您雄才大略,可一旦罗刹撤走,朝廷回来该听谁的?
我等小家小业,实在是……实在是经不起折腾啊。”
他抬起眼,小心翼翼地观察着墨白的脸色:“不瞒将军,柜上股东多次商议,皆担心这朝廷与将军之间,万一有个什么风波。
我们这些在将军旗下的产业,岂不是首当其冲?
届时,只怕血本无归都是轻的……”
墨白点了点头,持观望、疑虑态度又何止刘家。
他们看好破虏军治下的开明和发展机会,但更惧怕罗刹万一反扑,或者墨白与朝廷打起来,他们将沦为斗争的牺牲品。
墨白放下茶杯,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了敲。
“刘掌柜的顾虑,我明白,你是怕破虏军这棵树,不够大,不够牢,遮不住风雨,对吧?”
刘子厚连忙摆手:“不敢,不敢,将军言重了……”
墨白抬手止住他,继续道:“我不跟你说虚的。破虏军的这个虏字对抗的不止是罗刹,满清也是外虏。
只要有我破虏军在一天,这关外,朝廷的手,伸不进来。
破虏军对工商业的保护和支持永远不变!
何止你们办实业,我们刚刚与美利坚签下电力、钢铁、军工等设备大单,投资额八百万银元。
不久的将来,七星山外靠近抚顺煤矿区域将拔地而起一座工业区,既是我们关外的工业心脏,以后也会成为全国的工业脊梁!”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看着外面灰蒙蒙的天神情肃然,“破虏军立足,靠的不是朝廷的册封和施舍。
靠的是几万战士的浴血奋战,膝盖硬腰肝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