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3章 墨城弈评(1/2)
咸亨改元与武后“避位”风波的情报,伴随着对朝野舆论微妙变化的分析,跨越重洋,安稳地置于华胥国墨城中央议事厅的案头。窗外,港口的蒸汽船只正喷吐着白烟,与格物院方向传来的有节奏的金属敲击声交织,构成墨城独有的奋进乐章。
东方墨、青鸾与李恪三人围海图而坐。阅毕情报,李恪首先开口,他的神色复杂,混杂着一丝对故国政治的谙熟与深深的疲惫:
“改元‘咸亨’,不过是李治兄长试图转换气运的惯常手法,于积弊无补。倒是武后这一出‘避位’之戏……”他摇了摇头,语气中带着难以言喻的感慨,“当真是一步险棋,亦是一步妙棋。以退为进,将自身置于‘受害者’与‘被恳求者’的位置,不仅化解了流言的锋锐,反而借势将自身的不可或缺性,深深烙在了李治兄长与满朝文武的心上。这份对人心、对权术的把握,已臻化境。”他仿佛透过纸背,看到了洛阳宫中那场没有硝烟却惊心动魄的博弈,以及那位昔日才人如今翻云覆雨的手腕。
青鸾的点评则更为直接冷澈,她嘴角噙着一丝淡淡的讥诮:“她从来都清楚权力的游戏规则。示弱以博同情,揽责以塑贤名,再借帝王与朝臣的挽留反向巩固权位。此法虽妙,却终究困于权谋之内。她赢得了这一局,却也更加深了自身与整个唐廷对这套‘表演’规则的依赖。下一次危机来临,是否还需要更激烈的‘表演’?长此以往,非国家之福。” 她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这种权术治标不治本,甚至可能加剧体制内耗的本质。
东方墨静听二人之言,目光一如既往地投向那幅标注着华胥道路的巨幅海图,那上面,“破晓计划”的航线正向着未知的海域坚定延伸。片刻后,他沉稳开口,声音如同墨城港湾深处不易起波澜的海水:
“李治改元,意在调和气场,然未触及灾异流言产生的认知根源与制度缺陷。武媚此举,则是将权谋运用到了极致,通过精巧的政治戏剧暂时转移了矛盾,稳固了个人权位。此二者,皆是在旧有王朝‘天命-人事’框架与高度集权模式下的应激反应。”
他的分析超越了事件本身,直指体系层面的差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