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4章 谣言借风(2/2)
这番说辞,将李积之死与“周”字代表的“极盛”、“全覆盖”等意象强行关联,编织出一套“盛极招损”、“阴阳失衡”的诡异逻辑。这已不再是简单的抱怨,而是带有某种谶纬色彩的恶毒攻击。
另一处,几个看似读书人模样的聚集在角落里,言辞则更为隐晦,却也更加尖锐。
“《易》云:‘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又云:‘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观今之形势,岂非暗合此象?某些名号,怕是……德不配位,以至天象示警,连折栋梁。”他们引经据典,将经典中的箴言与现实的灾异、重臣陨落联系起来,赋予流言以“学问”的外衣,使其更易在士人阶层中传播,也更具蛊惑力。
更有甚者,在更隐秘的渠道,开始流传起一些耸人听闻的“童谣”或“谶语”,词句含糊却指向明确,无一例外地将“周”与“灾异”、“兵戈”、“重臣陨落”等不祥之兆紧紧捆绑。
这些借李积之死而发酵升级的流言,如同具备了生命一般,在悲恸与不安的空气中疯狂复制、变异。它们不再仅仅停留在市井,开始悄然渗透进一些中下层官吏的圈子,甚至在部分对武媚权势膨胀心存不满的勋贵旧族府邸中,也成了私下密谈时心照不宣的话题。
一股无形的、针对“周”国公及其背后象征力量的舆论风暴,正借着国丧的悲风,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广度,噬咬着帝国的肌体,也噬咬着深宫中那位权力巅峰者的神经。这不再是无根的猜测,而是演变成了一场有意识、有组织的舆论围剿,其目的,直指武媚权力合法性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