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青云志之山海亦可平 > 第153章 核心团队的激辩

第153章 核心团队的激辩(1/2)

目录

战略务虚会的会议室,空气凝重得仿佛能拧出水来。椭圆长桌两侧,泾渭分明地坐着两种情绪。

苏晚晴坐在主位,面容平静,但指尖无意识摩挲着咖啡杯边缘的动作,泄露了她内心的波澜。顾淮之坐在她身侧稍后的位置,姿态松弛,却像一座沉默的山,无形中为她镇着场子。

“我反对!”负责供应链的元老李明,第一个拍案而起,他脸色因激动而泛红,“苏总,这个‘山海集’听起来美好,但根本是舍本逐末!”

他挥舞着手中的计划书,纸张哗哗作响。“我们自己的供应链刚刚理顺,产能爬坡才稳定了多久?现在就要对外开放?且不说技术保密风险,光是管理复杂度就是几何级数增长!不同‘集创者’的需求千奇百怪,小批量、多批次,这会彻底打乱我们现有的高效运转体系!成本呢?效率呢?我们自己的‘山海’主品牌还要不要保障?”

他的话像一块巨石投入死水,瞬间激起了更多元老的附和。

“没错!”营销负责人王薇接口,眉头紧锁,“开放渠道?把我们辛苦搭建的直营店、线上旗舰店,拿去给那些不知根底的小品牌用?他们的产品品质万一出问题,砸的是我们‘山海’的招牌!用户信任建立起来多难,毁掉可能只需要一次糟糕的联合销售体验!”

财务总监推了推眼镜,声音冷静却更具杀伤力:“根据这份构想,前期平台技术搭建、创意基金投入、市场推广,将是天文数字。C轮融资即便顺利,资金也应优先用于巩固主业壁垒,而不是投入一个成功率未知、回报周期漫长的平台项目。这会极大拉低我们的整体利润率,影响资本市场对我们的估值判断。”

元老们你一言我一语,担忧像密集的箭矢,射向“山海集”构想的每一个环节——精力分散、风险失控、核心业务被稀释、品牌价值被透支。

会议室的另一侧,以新晋产品总监赵燃为首的几位年轻高管,则面露急切,跃跃欲试。

等到元老们的声音暂歇,赵燃立刻开口,声音带着年轻人特有的锐气:“李总、王总,各位前辈,我理解你们的担忧。但我们不能只盯着脚下的路,忘了抬头看天!”

他站起身,目光灼灼地看向苏晚晴,也扫过在场的所有人:“电商红利期已经过去,单一品牌的天花板肉眼可见。‘山海’今天很成功,但明天呢?五年后呢?平台化是互联网时代企业突破增长瓶颈的必经之路!看看那些巨头,哪一个不是从自营走向平台,构建生态,才获得了指数级的增长和难以撼动的护城河?”

“风险当然有!”赵燃语气激昂,“但商业的本质就是管理风险,获取回报!我们不能因为怕噎着就不吃饭。‘山海集’的模式,是将我们的核心能力产品化、市场化,这本身就是一次巨大的价值创造!它能让‘山海’从一个优秀的品牌,进化成为一个伟大的生态系统缔造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