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官海浮沉:我的三十年仕途笔记 > 第206章 同僚的送别

第206章 同僚的送别(2/2)

目录

“致远兄,以后去青云调研,可得好好接待我们啊!”

“林处,别忘了我们这些老同事,常回来看看!”

我端着酒杯,脸上保持着得体的微笑,一一回应,说着“谢谢”、“一定”、“互相学习”之类的客套话。酒是醇厚的五粮液,入口却感觉有些辛辣和麻木。这种场合,更多的是仪式和表演,真情实感往往被包裹在华丽的外交辞令之下。

轮到秘书一处的小刘敬酒时,这个刚进机关没多久的年轻人,显得有些激动,脸色通红地说:“林处长,我……我特别佩服您!敢去那么艰苦的地方!我一定以您为榜样,好好工作!”他的眼神里有未经世事的光,像极了当年的我。我拍了拍他的肩膀,鼓励了几句,心里却暗暗希望,这片光芒能保持得久一些。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气氛更加热烈,话题也开始天南海北。

有人开始忆往昔,说起我刚到处里时闹的笑话。

有人开始展未来,畅想我到了青云如何大刀阔斧改革。

也有人借着酒意,开始透露一些“内部消息”。

“致远啊,听说青云县的财政,就是个空壳子,工资都欠了三个月了。”一位在财政厅工作的老同学凑过来,压低声音说,“你去了,第一件事就是搞钱,不然寸步难行。”

另一位在交通厅的熟人则说:“青云那路是真烂,省里明年有个村村通公路的计划,我帮你留意着,看能不能争取点指标。”

还有人说:“马保国那个人,是本地干部一步步爬上来的,根基深得很,你一个外来户,得讲究策略,不能硬来。”

这些信息,真真假假,混杂着关心、炫耀和某种投资心态。我都仔细听着,点头记下。这些都是宝贵的情报,是我未来工作的参考。但同时,我也清醒地认识到,这些坐在省城大楼里的建议,究竟有多少能适用于青云县复杂的地面,还需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看着眼前这些热情洋溢又带着几分官场油滑的面孔,我忽然想起陈默在电话里的告诫。他说,的同僚们,何尝不也是在用一种方式“试探”和“定位”我这个即将上任的“林县长”呢?

这场送别宴,既是温暖的践行,也是一场微型官场生态的预演。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