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全球序列:我开局占了第七席 > 第258章 废品站的 “热闹2”

第258章 废品站的 “热闹2”(1/2)

目录

共生网络产生 “意识” 后,西部传承站的共生记忆馆(原废品站的 “新家”),变成了全国最热闹的地方 —— 每天都有来自各地的共生者,来这里参观、学习、交流,感受共生的起源,感受废品站的温暖。

清晨六点,天刚泛鱼肚白,张奶奶就带着几个妇女,在记忆馆旁边的空地上,摆起了 “共生早餐摊”。摊车上,放着刚煮好的桂花粥、刚烤好的向日葵籽饼、刚蒸好的艾草糕、刚做好的羊毛糖,香气弥漫了整个记忆馆周围,吸引了早起的居民和游客。“快来尝尝!刚做好的早餐,热乎着呢!” 张奶奶笑着招呼大家,手里的木勺不停地搅动着锅里的桂花粥,粥面上的桂花随着勺子的转动,形成一圈圈小小的涟漪。

七点,李大叔的 “工具维修摊” 准时开张。摊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工具:锤子、钉子、针线、胶水、能量扳手、能量锯,还有几个李大叔亲手制作的工具模型。李大叔坐在小板凳上,一边给游客修鞋子,一边给大家讲解工具维修的技巧:“修鞋子的时候,线要拉紧,针脚要均匀,这样鞋子才耐穿;修能量工具的时候,要先检测能量线路,找到故障点,再用温和的能量修复,不能用强能量,不然会损坏工具。” 游客们听得很认真,有的还拿出笔记本,认真地记录着。

八点,共生记忆馆正式开门。馆里的讲解员是阿木和几个共生希望学校的孩子,他们穿着整齐的校服,带着游客们参观老磨盘、修鞋摊、婉清的日记、双玉的复制品,还声情并茂地给游客们讲述婉清和序列一的故事,讲述废品站如何变成共生记忆馆,讲述共生如何从这里起源,慢慢传遍全国。“大家看,这是婉清阿姨当年种向日葵的小铲子,” 阿木指着展柜里的一把小铁铲,眼里满是骄傲,“就是用这把铲子,婉清阿姨种出了第一片向日葵田,也种下了共生的种子。”

九点,记忆馆旁边的 “共生市集” 开始热闹起来。市集上,摆满了各地共生站的特色产品:西部农场的向日葵籽、向日葵油、向日葵花束;北部草原的羊毛毯、羊毛衫、羊毛玩具;中部试点的玉佩首饰、玉佩摆件、玉佩净化符;东部医院的艾草香囊、艾草膏、艾草茶;雪山站的冰芯雕刻、冰芯首饰、冰芯水果;沙漠站的金沙画、金沙摆件、金沙粥;森林站的硬木雕刻、硬木家具、硬木菌菇;沼泽站的净水、水生植物、沼泽特产;海岛站的海鲜、贝壳首饰、海水能量瓶;南部维修站的设备模型、能量工具、金属工艺品;其他共生站的特色产品,也摆满了各个摊位,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

市集上的摊主,都是各地共生站的居民,他们热情地向游客介绍自己的产品,还免费教游客制作简单的共生小物件:张奶奶教游客做艾草香囊,李大叔教游客修简单的工具,魏明教游客用寄生能量检测小设备,石垣教游客用岩石能量雕刻小雕像,雷泽教游客用雷电能量制作小饰品,布莱克教游客用改良后的湮灭能量清理小物件上的黑暗残留。游客们学得很认真,有的还亲自上手尝试,虽然做得不熟练,却笑得很开心。

中午,市集上的 “共生午餐” 开始供应。各地的特色美食摆满了长长的桌子:西部农场的烤向日葵花盘、向日葵籽饭;北部草原的烤羊肉、奶茶;中部试点的玉佩米饭、玉佩汤;东部医院的艾草鸡汤、艾草饺子;雪山站的冰芯水果沙拉、冰芯饮料;沙漠站的金沙粥、烤骆驼肉;森林站的硬木菌菇汤、烤野兔;沼泽站的净水鱼汤、水生植物沙拉;海岛站的海鲜拼盘、烤鱼;南部维修站的金属能量饼干、能量饮料;其他共生站的特色美食,也让人垂涎欲滴。游客们坐在草地上,一边品尝美食,一边交流着自己的共生经历,笑声和说话声混在一起,热闹非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