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燕云望:后周与辽的未战之盟 > 第476章 寒夜筹谋

第476章 寒夜筹谋(2/2)

目录

“阿婆不用忙。”我接过姜枣茶,暖意顺着陶碗传到掌心,很快漫到全身。我喝了一口,甜辣的茶水滑过喉咙,小腹的坠痛几乎消失了。娜仁阿婆坐在我对面,看着案上的粮草清单,忽然叹了口气:“萧后,你一个女子,要担这么多事,还要忍癸水的疼,真是委屈你了。”

我摇摇头,把姜枣茶递到延寿女嘴边,让她也喝了一口:“阿婆,草原上的女人哪有不委屈的?只是委屈归委屈,该做的事还是要做。”我指了指帐外,“你看外面的风雪,再过几日就会停,到时候斡难河畔的草就会绿起来。咱们现在多受点苦,将来孩子们就能在草原上安心放羊,不用再怕玄甲卫,不用再饿肚子,这就够了。”

娜仁阿婆听着,眼眶红了,她从怀里掏出个绣着野花的布包,递给我:“萧后,这里面是我攒的些草药,有益母草,还有些止血的,你带着,万一战场上有兄弟受伤,也能用得上。”我接过布包,里面的草药带着淡淡的清香,让我想起阿娘生前也总爱攒些草药,说关键时候能救命。

“多谢阿婆。”我把布包放进木盒里,和当归膏放在一起——一边是女子自用的物件,一边是救人性命的草药,就像我此刻的身份,既是需要忍癸水之痛的女子,也是要带领部族破局的萧后。

夜色渐深,帐外的风雪彻底停了,月亮从云层里探出来,把银辉洒在帐顶的毡子上。我喝光最后一口姜枣茶,小腹的暖意还在,连带着心里也暖烘烘的。我看着案上整理好的粮草清单,看着身边的延寿女和娜仁阿婆,忽然觉得,所谓“破局”,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是我忍着癸水的疼,在案前筹谋;是延寿女细心记着每一笔粮草;是娜仁阿婆煮着姜枣茶,攒着草药;是三部首领愿意拿出青壮和粮草,跟着我反了耶律璟。

“延寿,把清单收好,明日一早交给各部首领。”我站起身,虽然腰还有些酸,但脚步却比刚才稳了些。延寿女连忙把清单叠好,放进怀里。娜仁阿婆也站起身,帮我收拾好木盒:“萧后,你早点歇着,明日还要忙呢。”

我点点头,看着她们走出帐外,转身把帐帘系好。羊油灯的光依旧亮着,照在案上的青壮名册上,每一个名字后面,都连着一个家庭,连着一份希望。我走到床头,躺下时把暖宫布又紧了紧,小腹的坠痛已经很轻了。我闭上眼睛,想起三日后斡难河畔的篝火,想起孩子们在草原上放羊的模样,想起耶律璟被打败时的狼狈——这些画面在我脑海里流转,让我连梦里都带着些期待。

半夜里,我又被一阵轻微的坠痛弄醒,伸手摸到身边的暖炉,还有些余温。我把暖炉抱在怀里,想着明日要跟各部首领敲定汇合的细节,要检查毡帐和粮草,还要嘱咐拔里氏的女人们,把孩子们的棉衣再缝厚些。这些事虽然琐碎,却一件都不能少。

我睁开眼,看着帐顶的毡子,月光从帐缝里透进来,形成一道细细的银线。我忽然想起阿娘说过的话:“女子虽弱,为母则刚;为族则强。”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身后有拔里氏的族人,有塔尔部、敌烈部的兄弟,有延寿女,有娜仁阿婆,还有千千万万个盼着辽境安宁的牧民。

这般想着,小腹的坠痛竟又轻了些。我重新闭上眼睛,嘴角带着些笑意——等三日后,等我们在斡难河畔汇合,等我们举起反旗,辽境的天,就真的要变了。而我,萧绰,会带着所有期盼,忍着所有疼痛,一步步把这条路走下去,直到草原上再也没有战乱,再也没有冻饿的孩子,再也没有像娜仁阿婆这样失去孙子的老人。

窗外的月亮渐渐西斜,羊油灯的光也暗了些,但帐内的暖意却一点都没少。我知道,等天一亮,新的忙碌就要开始,或许还会有更多的疼痛和困难在等着我,但我不怕——因为我是萧绰,是拔里氏的女儿,是要带领辽境牧民破局新生的萧后。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