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驿的秋天-1978(82):萧大坚回来了(2/2)
萧大坚笑了起来,说道:“哪儿会那么容易啊?要是那样,还批判我这个错误思想干啥?我过了关过不了关,不算什么,关键是这戏,一定得唱,而且要唱好了。这不,他们两个,也是迫不及待地要下来体验生活的,要喝上几口咱这清黄河的水,润一下嗓子,把精气神给提足了,戏就唱好了。三嫂,你看,他两个这形象,和武团长、还有白队长差多少?”
三嫂放下碗,认真地看着两个年轻人,良久,才说道:“这孩子,长得还挺像松海的,不过,这女子,倒是单薄了些,玉莲那孩子,可是大高个儿。不过,这总是唱戏吗,只要字正腔圆,形像也是可以改变的吗。”
“哎呦,我的三嫂哎,你倒是成了戏曲评论家了,这下子算说到我心窝里了,培养一个演员不容易,培养一个好演员,更不容易啊。他们两个,对于自己要演的角色,了解还不够啊,尤其是没有经历过战火的洗礼,不知道生死离别的味道,更不能体会到战友之间的情怀,不能正确地认识战争的残酷与生命的无奈啊。或许,在他们这一代人心里,人,只有好坏之分,而不知道人内心的复杂性啊。”
萧大坚说起戏曲人物来,总是要钻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去分析的。这些日子,燕之青也似乎明白了战争带给人们的复杂性,绝对不可以用一个好或坏来区分战争下生存的人们的。比如上午刚刚见到了那个李庆林他爹,明明是个地主后代,可却又是被人瞧不起的小婆生的,他们,同样同情革命,并做出了他们该有的贡献的。
对于燕之青的看法,萧大坚笑了,他说道:“燕副书记,下午,我再带你去看一个大地主,他的故事,或许更具复杂性。”燕之青问道:“你是说李参谋长,还是?”
萧大坚笑了,说道:“李参谋长,我们是要见的,他身上的谜团很多,但他对于抗日,是真心的,而我们今天,要看一个不真心,又迫于压日,不得不和我们合作的家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