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全真筑基(2/2)
“郭大侠为人太过仁厚,什么人都往这里送。
这般心性,别说修炼我玄门正法,不走火入魔便是万幸。“
他摇了摇头,觉得无趣,正准备转身离开。
......
静室内,清虚道士脸上的平淡早已被震惊取代。
他紧紧盯着扎克,眼神中充满了不可思议。
“居士......你,你方才可是已凝练出了'气感',化生了内力?“
清虚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他传功多年,见过无数初学者,即便是天资聪颖者,也需数日甚至数月苦功,方能模糊感应到气感,进而化生内力。
像扎克这般,几乎是意念一动,便直接跨越感应阶段,内力自生,这等速度,闻所未闻!
扎克缓缓睁开眼,深吸一口气,强行将经脉中四处乱窜的杂乱内力暂时安抚下去,脸上挤出一丝疲惫和“困惑“:
“回道长,似乎......是有一股乱气在体内冲撞,很不舒服......“
清虚道士上前一步,伸手搭住扎克的脉门,一股精纯平和的全真内力缓缓探入。
这一探,他脸色再变。他清晰地感受到扎克经脉中那股新生的、却已呈现出无比混乱驳杂属性的内力,正在躁动不安。
更令他心惊的是,扎克的经脉宽阔且坚韧,远超常人,这绝非一个普通“落难海外之人“所能拥有!
他收回手,看向扎克的眼神变得无比复杂,有惊叹,有疑惑,更有深深的忧虑。
“居士......你的天赋,实是贫道生平仅见。“
清虚缓缓开口,语气凝重,
“一念之间,内力自生,此乃万中无一的修道奇才之象。“
扎克心中并无喜悦,只有警惕。表现过度了。
“但是,“
清虚话锋一转,眉头紧锁,
“你心绪不宁,意念繁杂,致使初生内力便属性不明,互相冲撞,呈杂乱之象。
长此以往,非但于修行无益,反而......恐有走火入魔之危。“
走火入魔?
扎克心中冷笑。他经历的生死危机、力量反噬,哪一次不比所谓的“走火入魔“凶险百倍?
但他面上却露出恰到好处的惊慌:
“这......这可如何是好?请道长救我!“
清虚道士沉吟片刻,道:
“内力之源,在于心性。
你如今需要的,并非更高深的法门,而是'修心'。
需得明心见性,澄澈意念,使内心圆融无碍。
届时,内息自会归于平和,为你所用。“
他顿了顿,补充道:
“从明日起,你除修炼基础内功外,也需每日来此,听讲《道德经》、《清净经》,参悟我全真教义。
唯有心性提升,方能驾驭你这身......非凡的资质与这杂乱初生的内力。“
“是,多谢道长指点。“
扎克恭敬应下。
修心?正合他意。
他倒要看看,这全真教的“道“,能否解答他内心的困惑,平息他这因心而生的杂乱内力。
清虚道士又嘱咐了几句修炼时需要注意的细节,尤其是如何用意念引导,尝试让那杂乱内力初步平和下来,便让扎克自行体会,自己则心事重重地离开了静室。
扎克独自留在静室中,并未立刻继续修炼。
他走到窗边,看着庭院中那株苍劲的古松。
尹志平早已离去,但他方才那带着讥诮的目光,又如何能瞒过扎克那被空间之力强化过的感知?
扎克回想起尹志平那看似正气凛然,实则暗藏倨傲与审视的眼神,再对比清虚道士的平和与郭靖的坦荡,一个评价自然而然地浮上心头:
“伪善之辈......”
他的嘴角勾起一丝冰冷的弧度。
一个连自身欲望与道心都无法调和的人,也配来评判他?
他重新盘膝坐下,再次内视丹田与经脉。
那团杂乱的内力依旧在微微躁动,带来隐隐的胀痛。
清虚的话在他脑中回响。
“心不定,则气不和......明心见性,澄澈意念......“
他尝试着不再强行压制,而是以旁观者的视角,去“观察“这团杂乱的内力。
那躁动灼热,是否源于他对力量的渴望与掌控欲?
那阴冷森然,是否源于他在黑暗中的挣扎与生存本能?
那虚无缥缈,是否源于他超越世界的野心与孤独感?
它们都是他心灵状态的映射,是他走过的路在力量上的体现。
“强行统一归于平和,还是......引导它们达成一种动态的平衡?“
一个新的念头在他心中萌生。
全真教的道,讲求“清净“、“无为“,似乎倾向于前者。
但他扎克的路,注定不同。
这个念头一起,他经脉内那团杂乱内力的冲突,似乎......微弱了那么一丝。
并非融合,也非平息,而是内部各种特质之间的冲突略微缓和,仿佛找到了一个临时的、脆弱的平衡点。
扎克睁开眼,眸中闪过一丝明悟。
内力既生,修道之路正式开启。
而如何驾驭这因心而生的杂乱内力,似乎就是他此界修行的第一个课题。
而此刻,在郭府的后堂,黄蓉正在听清虚道士的回报。
“郭夫人,此子......非同小可。“
清虚面色凝重,
“其天赋骇人听闻,初次修炼便内力自生,然其心性复杂,致使内力杂乱驳杂,冲突失衡之象显著。
贫道已让他修习经文,静养心性,但愿......能以正道法门,导其内力归于平和。“
黄蓉静静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眼神深邃。
“初练便生杂乱内力......“
她轻声重复了一句,心中的那份关于“海外遗民“的说辞,疑虑更深了。
一个天赋绝顶、初生内力便如此古怪的年轻人,突然出现在襄阳城下......
这背后,真的只是一场简单的海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