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这天下,哪有无缝的天衣?!(1/2)
毫无疑问,张溥是个人才。
崇祯也惜才。
这世界上的人才种类分很多,有人擅长排兵布阵,有人擅长战场冲锋,有人擅长调度行政,有人擅长发明专研……
而朱由检,喜欢的是所有种类的人才。
张溥的才,体现在舆论上……
舆论,用得好,便是一把攻向敌人的尖刀,甚至可以兵不血刃的拿下敌人。
同时,舆论也可以用来造势。
历史上这种事情发生的太多了。
什么孔融让梨、凿壁偷光之类的,都是造势,树立人设,博名望。
而当这人有了名望之后,便能进入到高层眼中,然后,就可乘势崛起,一遇风云便化龙。
张溥就是这样的人。
张溥有个‘七录七焚’的佳话,所谓七录七焚,就是说他勤奋好学,读书必手抄,抄了之后读过即焚,如此反复七次,将书中的内容都彻底记下。
这就是他打出名声,博取名望立的人设。
后来他的确也出名了。
伴随着声望渐长,他已经开始不拘泥于自己博取名望,而是学起了三国时期的水镜先生,开始点评别人。
他们创办了一个期刊,旁人的文章,若得张溥的一二评论,那就是莫大的荣耀。
当然,如果他写一句,‘这写的什么勾八玩意儿’,那这人自然也会引得圈内人耻笑,然后名声彻底扫地。
恍然间,他就好像成了业界大佬,文学巨擘一般,一言一行,都能引起旁人的瞩目与效仿。
总之,这张溥肯定是有能力,有脑子的。
朱由检瞥了眼跪在地上等待圣意的张溥,眼神逐渐变得深邃……
如果,这张溥,乃至整个复社都能为他所用,这自然是好的。
但若是不愿意,那他就只能让他们物理消失了。
朱由检心中一动,淡淡道:“张溥,听说你在民间搞了个复社?”
那跪在地上的张溥一愣,愕然抬头看向朱由检。
大晚上的被叫来,他都以为是自己暴露了,结果,皇上就问这个?
“臣惶恐!”
张溥赶忙道:“还请皇上明察,并非臣结党,只是与同好组建探讨文学的一个小圈子,陛下切勿听信旁人的以讹传讹。”
只是个小圈子?
朱由检都笑了。
你管组织苏州百姓暴力抗税,还纵火焚城,振臂一呼,天下士子纷纷响应的组织叫小圈子?
而这么多年,通过科举的,又有几个不是你复社之人?
你管这叫小圈子?你说这非结党?
朱由检不语,只是看着张溥,给张溥看的头皮发麻。
许久后,就听朱由检继续道:“那你科举入仕,又是为了什么?”
张溥愣了愣。
朱由检的话题跳的太快,让他都有些猝不及防,不过,他还是朗声道:“自是为了报效朝廷,愿为社稷死,救国报君恩!”
是个人都会这么回答。
属于标准答案了。
但说出这句话时,又有几分是真心?
他在皇帝面前,是一副谦逊正直,刚正不阿的形象。
但暗地里,他是真的狂,真的傲。
他敢说一句‘在乡野之中遥控朝廷,以闲人之身执掌天下’,古往今来,又有几个能做到?
简直就是空前绝后。
就这么一个人,还说什么报效朝廷?愿为社稷死?
说真的,如果不是史书有他相关记载,不知道的都还以为他其实才是穿越过去的爽文男主呢。
他真要是想要救国报国的话,那就不会扇动百姓抗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