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从民国种田开始科技兴国 > 第336章 衙门口的善财童子

第336章 衙门口的善财童子(1/2)

目录

民国三年二月·太原·督军府会议厅

新春的喜庆气氛尚未完全散去,督军府会议厅内却已弥漫着严肃而务实的气息。

巨大的花梨木长桌旁,坐满了山西省府的核心要员:

财政厅长、民政长、教育厅长、实业厅长、建设厅长,以及几位重要的幕僚。

主位上,阎长官一身藏青色中山装,神色沉稳,目光锐利地扫过面前摊开的几份文件。

苏婉贞坐在长桌一侧,身着墨灰色锦缎旗袍,外搭同色系羊绒披肩,发髻挽得一丝不苟,神情恬淡中透着专注。

她身旁,特意加了一张高脚凳,林砚安静地坐在上面,小短腿悬空,面前放着一个小本子、一支铅笔,看起来像个旁听的孩童,唯有那双清澈眼眸中不时闪过的灵光,显露出与年龄不符的沉静。

“诸位,新年伊始,万象更新。”

阎长官开口,声音洪亮,打破了室内的寂静,“去岁,仰赖诸君努力,更赖晋兴银行鼎力相助,我省财政难关得以安然度过,拖欠之军饷、必要之开支,均已清偿拨付。

旧账既清,当谋新篇。

今日之议,便是核定我山西民国三年度之财政预算。

畅所欲言,务必求一个稳妥扎实的方案。”

财政厅长率先起身,清了清嗓子,开始汇报精心核算后的草案:

“禀督座,诸位同僚。

根据去岁实收及本年预估,岁入方面,经整顿田赋、厘金,严查盐税,加之预期工商略有起色,岁入总额乐观估计可达五百二十万银元。”

台下几位厅长微微颔首,这个数字比去年好看不少。

“然岁出方面,”财政厅长话锋一转,语气沉重了几分,“陆军各部饷械、被服、营房修缮,仍需三百三十万;各级行政公署薪俸、办公经费,需九十五万;司法、议会等项,需二十万;偿还各项债务及赔款分摊,需六十万。此四项基本支出,合计已达五百零五万银元。”

账目清晰,压力也显而易见。基本盘就去掉了绝大部分收入。

“此外,”财政厅长继续道,“督座屡次提及,要兴实业、办教育、修道路,此乃利省利民之长远根本。经初步核算:

全省公路建设:计划修筑连通主要县域之官道三百里,并加固现有险要路段,所需资金,至少需四十万银元。

教育经费:计划增设高等小学堂二十所,补助现有中学堂及师范,购置图书仪器,预算需三十万银元。

实业扶持:计划投入十万银元,用于奖励桑蚕、推广新式农具、补贴小型工坊。”

他放下文件,面露难色:

“岁入五百二十万,基本支出五百零五万,仅余十五万。

而三项建设预算需八十万。这缺口高达六十五万之巨。

若强行上马,则必然再度陷入亏空,重蹈覆辙。若削减甚至取消,则新政无从谈起,吾等恐愧对三晋父老。”

会议厅内顿时一片沉寂。

各位厅长面面相觑,眉头紧锁。道理谁都懂,开源节流喊了多年,可真到了要钱的时候,依旧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空气仿佛凝固了。

阎长官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了苏婉贞和林砚身上:“苏行长,对此困局,可有高见?”

苏婉贞微微欠身,语气平和而专业:

“阎长官,诸位厅长。晋兴承蒙信任,去岁代理公债,深知省财政之不易。

开源非一日之功,节流亦有其限度。

婉贞以为,或可从经营与分担二字上思量破局之策。”

她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巧妙地将话题引向了更开阔的思路。

这时,林砚拿起铅笔在小本子上写了几个数字,然后抬起头,清脆的童音在安静的会议室里显得格外清晰:

“阎伯伯,各位伯伯,砚儿有个想法,不知当讲不当讲?”

阎长官眼中闪过一丝期待:“砚哥儿但说无妨,今日便是要集思广益。”

林砚站起身,走到墙上悬挂的山西省地图前,踮起脚尖,指向连接太原、榆次、忻州等地的粗线:

“方才厅长伯伯说,修三百里路要四十万银元,这笔钱省府出不起,路又必须修。那为什么路修好了,不能让它自己赚钱呢?”

“自己赚钱?”建设厅长疑惑道,“官道向来任由百姓车马通行,如何赚钱?”

“晋城到长治的新路,还有长治到太原正在修的水泥路,就不是免费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