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从民国种田开始科技兴国 > 第226章 民心的熔铸

第226章 民心的熔铸(2/2)

目录

是通往那身象征身份的靛蓝工装、那块代表资格的工牌、那按人头分粮的安稳未来的通天大道!

每一块被垒起的砖,每一根被架起的梁,都仿佛在为他们亲手奠基未来的家园。

看林家村:它不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富庶传说,而是照亮前路的灯塔!

它用堆积如山的粮食和村民脸上那份发自内心的满足笑容,昭示着一个朴素的真理:只要成为“自己人”,就能享有怎样的安稳与尊严!

那份根植于深厚乡土、又被蓬勃工业力量滋养的强大生命力,令人心驰神往,热血沸腾。

看林永年:他在灾民心中的形象,瞬间拔高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他不仅是县长、是大老板,更是言出必践、一诺千金的信义化身!

他说以工代赈给条活路,就真的顿顿饱饭,工钱分文不少;他说工程完工表现好就能转正,眼前工人分粮的景象,就是最硬的铁证!

他站在高台上的身影,就是他们在这乱世洪流中,能抓住的最坚实、最可靠的依靠。

看林砚:那个常在祠堂附近安静玩耍、偶尔被林永年抱着巡视工地的六岁孩童,在灾民的口耳相传中,早已蒙上了一层神秘的光晕。

神种因他而来,神水由他点化,连那威猛慑人的海东青和金雕都对他俯首帖耳。

他是林家村福运的活泉眼,是这片土地生机勃勃、不可限量的象征。

当那双沉静如深潭的黑眼睛望过来时,灾民们焦灼的心会莫名地安定下来,仿佛从中看到了自己挥汗如雨、开山挖渠所奋力指向的那个光明未来,也感受到了一种无声却坚定的承诺。

晒谷场的喧嚣终会散去,金色的麦粒也终将沉入千家万户的粮囤深处。

然而,比麦粒更沉甸甸的,是这份富足与希望沉入了两万多颗饱经风霜、在此刻被彻底点燃的心中。

林家村内部,宗族的纽带,因这份史无前例的共享富足而淬炼得更加坚韧,牢不可破。族长林广福的威望攀至顶峰,林永年夫妇的倾力付出赢得了全村发自肺腑的拥戴,林砚的存在则被所有人视为天佑林家的明证。

村民对工业区的认同感空前高涨,那不再是他人的产业,而是“我们林家”伸向未来的钢铁臂膀。

工业区的工人们,归属感与自豪感如烈火般升腾。

他们与林家村血脉相连,又与领航者公司休戚与共。

赵守仁们走路带风,干活更有使不完的劲头,因为他们守护的早已不仅是一个饭碗,更是这份来之不易的尊严和可期的未来。

而那两万灾民,心中的野火已成燎原之势。

绝望的阴霾被彻底驱散,取而代之的是破釜沉舟的决绝和对光明未来的无限渴望。

“十万亩荒山变梯田!水利工程通水转正!”——这不再是一纸冰冷的契约文字,而是他们用血汗、用信念浇筑的通天血契!

孙秀才与他们立下的赌约,已升华为他们灵魂深处最神圣、最不容亵渎的誓约。

他们望向连绵的荒山和正在日夜开凿的渠道,眼中再也看不到苦役的疲惫,只有开天辟地的万丈豪情!

每一镐奋力砸下,每一筐泥土运走,都是在为自己、为家人,拼尽全力去叩击那扇通往林家村、通往领航者公司所代表的光明世界的大门!

民心,如同无形的百川,在共同信念的引导下,以前所未有的浓度与烈度,无声地汇聚于林家村上空。

村民的感恩、工人的忠诚、灾民破釜沉舟的渴望,交织成一股磅礴的、方向一致的洪流。它冲刷着旧日的苦难与隔阂,夯实着以林永年为枢纽、以共同利益和未来愿景为基石的新秩序。

民心所向,其力断金。

林家村与领航者,正以这凝聚如铁的民心为不竭燃料,轰鸣着,驶向一个更加广阔而不可限量的未来。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