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大周悍卒:镇北将军家的女婿我当定了 > 第154章 五年后,这天下换了新天

第154章 五年后,这天下换了新天(1/2)

目录

马车平稳地行驶着。

车轮压过路面,发出轻微的“咕咚”声,比在碎石路上行驶要安静许多。

江南行商张明坐在车厢里,他伸手扶了扶车厢侧壁。这车厢比他自己那辆豪华马车还要稳当。

“车夫,慢些,别颠簸了。”

张明探出头,对着赶车的小伙子说。

赶车的小伙子回头,咧嘴一笑,露出八颗白牙:“东家莫急,这路,想颠簸都难!”

张明又坐了回去,目光落在车窗外。

这水泥官道,平整得像一面光滑的镜子,延伸到远方。

路边偶尔有水泥墩子,上面刻着“大夏驰道,百年基业”几个大字。

五年了。

张明还记得五年前,他从江南启程,路况差得要命。

一路上颠簸得他腰酸背痛,货物也经常受损。

如今,他往北走了将近一个月,路况竟比江南的官道还要好。

“这皇帝,真有两把刷子。”张明嘀咕。

他看着窗外飞速后退的景色。

道路两旁,新修的房子一栋栋拔地而起,干净整洁。

远处的田地里,几十年前的茅草屋不见了。

取而代之的是结实的青砖瓦房,屋顶上覆盖着统一的深色瓦片。

几名农夫正并肩走在田埂上,他们手里拿着的,不是生锈的锄头,而是亮闪闪的铁制农具。

“爹,看那边!”

张明身旁的学徒小石,指着路边一栋新建筑喊道。

那是一座青砖黛瓦的院落,门口挂着一块牌匾,上面写着“太平县第一小学”。

几辆马车停在门口,一些穿着朴素的父母,正把孩子往里送。

朗朗的读书声,隔着老远都能听见。

“真有学堂,还开到乡下去了。”张明感叹。

他想起了五年前,他让儿子读书,还得把儿子送到神京城里。

如今,各县都有学堂,连镇上都有“小学”。

马车又行驶了半个时辰,抵达了一个县城。

张明让车夫停下来,准备在驿站歇脚,顺便打听一下物价。

驿站里,人声鼎沸。

张明找了个位置坐下,点了壶茶。

邻桌的两个中年男人正聊得热乎。

“我家那小子,这次考了县学第一,准备送去神京读‘中学’。”

其中一人得意洋洋地说。

“羡慕死你了!我儿子去年考中,如今在神京上大学,学费全免,每月还有二两银子的补贴。”

另一人一拍桌子,语气里全是骄傲。

“天子门生啊,这才是出路!”

张明端着茶杯,手有些抖。

这“中学”、“大学”,又是新名词。

他记得五年前,考试都是考四书五经,谁家孩子读出来了,那是光宗耀祖的事。

现在,连普通百姓家的孩子,都能进学堂读书,还能拿到津贴?

张明又听到一句:“我那女婿,在军里立功了,如今是百夫长,听说今年能赏一套宅子。”

“你女婿本事大。”

“那是!跟着陛下打仗,仗仗都能赢。我们家现在日子过得,谁敢惹?”

张明放下茶杯,心头震动。

他记得五年前,他家那些从边境过来的护院,总说边境的军队缺衣少粮,日子难过。

现在,这些当兵的,竟然能给家里赏宅子了?

就在这时,一阵沉重的脚步声从外面传来。

“踏!踏!踏!”

声音整齐划一,带着一股子铁血气势。

张明和小石立刻跑到驿站门口张望。

一群士兵正迈着大步走过。

他们穿着崭新的铠甲,黑色的头盔反射着阳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