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朕的刀,是用来讲道理的(2/2)
“难怪去年河东决堤,淹死了上万百姓!原来是这帮天杀的狗东西,拿百姓的命换钱花!”
柳清歌走上前,从另一口箱子里,抽出了一卷卷宗。
她打开一看,眼神瞬间冷了下来。
“陛下,这份,是青州李氏的。”
她的声音,像腊月的寒冰,“李家家主李承,勾结青州郡守,强占了三十二户军属的田地。其中,有五户的主人,是去年在镇越关战死的将士。”
“他们把那些为国捐躯的英雄的父母妻儿,赶出家门,让他们活活饿死、冻死在路边。”
叶凡没有说话。
他走下御阶,亲自从箱子里拿起一卷卷宗。
卷宗上,写着两个字:卢氏。
他翻开,里面记录的,是范阳卢氏,如何暗中勾结大齐的商人,将大夏的铁器、食盐、甚至军械图纸,偷偷贩卖出关,换取金银和奢侈品。
在那份长长的名单上,他还看到了几个熟悉的名字。
都是当初魏征一派的门生故吏,如今身居要职。
“砰!”
叶凡将卷宗合上,扔回箱子里。
他抬起头,看向陆文昭。
“证据,都确凿?”
“回陛下。”陆文昭躬身道,“每一桩,每一件,都有人证、物证,相互印证。
所有涉案人员的名单,从地方郡守,到六部郎中,尽在其中。只要陛下一声令下,锦衣卫的刀,三日之内,便可将所有主犯的人头,送到神京。”
叶凡慢慢走到窗边,看着殿外灯火辉煌,依旧沉浸在丰收喜悦中的神京城。
他让百姓吃饱了饭。
可这些蛀虫,却在吸食着百姓的骨髓。
他让将士们保家卫国。
可这些叛徒,却在背后,将刀子捅向自己的国家。
“朕给了他们机会。”
叶凡的声音很轻,却让殿内的三个人,都感到了一股刺骨的寒意。
他转过身,目光落在柳清歌身上。
那眼神,平静得可怕。
“是朕错了。”
“朕就该在登基的时候,让他们连同大周皇室,一起烟消云散。”
“对付狼,就不能用对付羊的法子。讲道理,是没用的。”
他走回到那四口箱子前,从里面,将最上面那几份,记录着裴氏、卢氏、李氏等几大世家罪行的卷宗,拿了出来。
他将那厚厚一叠卷宗,递到柳清歌面前。
“清歌。”
柳清歌伸出双手,接过了那沉甸甸的卷宗。
她知道,这上面沾着的,是无数冤魂的血。
她也知道,从这一刻起,一场远比覆灭王家更猛烈的风暴,将要席卷整个大夏。
“这出戏,该落幕了。”叶凡看着她,一字一句地说道。
“臣,遵旨。”柳清歌的声音,没有丝毫颤抖。
“朕不要审案,那太慢了。”
叶凡的目光,扫过那四口装满了罪恶的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