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赵珩封官,顾北拒受(1/2)
漠北草原的风还裹挟着阅兵仪式的铁血气息,旌旗在帅府外猎猎作响,甲胄碰撞的脆响不时从校场传来。
三日前,顾北率领五万新军列阵草原,玄甲如潮,马槊如林,那震慑天地的气势不仅让残余的漠北部落彻底臣服,更让远在长安的赵珩坐立难安。
此刻,帅府正厅的气氛却比校场的肃杀更甚三分。
长安使者李全身着绣金紫袍,锦缎下摆扫过门槛时,还沾着一路北上的尘土。
他手捧鎏金圣旨盒,盒身雕刻的龙纹在烛火下泛着冷光,身后跟着两名持刀侍卫,脚步刻意放得极重,似要借这皇家仪仗压一压北疆的锐气。
踏入正厅的瞬间,李全的目光便落在了主位上的顾北身上。
他原以为历经大战、北疆初定,顾北脸上总会有几分轻松。
可眼前之人却依旧是那副肃杀模样,银色铠甲上的雄鹰纹章还沾着校场的沙砾,肩甲处甚至能看到未完全擦拭干净的暗红色血渍,腰间的马槊斜斜挎着,皮质刀鞘上的铜扣随着呼吸轻轻晃动,仿佛下一秒就会出鞘饮血。
“顾北接旨!”
李全清了清嗓子,刻意抬高声调,明黄圣旨展开时发出的哗啦声,在寂静的正厅里格外刺耳。
他眼神扫过两侧站立的镇北军将领,试图用皇权的威严压制住空气中若有若无的压迫感。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顾北镇守北疆三载,亲率将士大破漠北王庭,平定边患,护北疆万民安宁,拓土千里,功绩卓著;特封顾北为北疆节度使,总领北疆六州军政要务,赏黄金千两、锦缎百匹、御酒五十坛,钦此!”
圣旨读罢,正厅内鸦雀无声,只有烛火跳动的噼啪声。
副将周武忍不住攥紧了拳头,眼中满是激动!
北疆节度使一职,意味着顾北能名正言顺地掌控北疆军政,再也不用受长安朝堂的掣肘,往后镇北军的粮草、军备,也能少些波折。
其他将领也纷纷看向顾北,目光里满是期待,连呼吸都下意识放轻了几分。
可顾北却缓缓起身,玄甲摩擦发出沉闷的声响。
他没有像寻常臣子那般跪地接旨,反而上前一步,目光如出鞘的利刃,直直刺向李全。
那眼神里没有半分喜悦,只有深不见底的冰冷,看得李全心头一紧,下意识后退了半步。
“李大人!”
顾北的声音不高,却带着穿透人心的力量,每一个字都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
“陛下的封赏,我心领了。”
“但这北疆节度使的官职,我不能受!”
“顾将军!”
李全脸色骤变,连忙上前一步,双手将圣旨往前递了递,语气里带着急切。
“此乃陛下亲笔所书,盖了传国玉玺的!”
“节度使总领北疆军政,这是多少人求都求不来的无上荣光,您怎能推辞?”
“荣光?”
顾北突然冷笑一声,笑声里满是嘲讽。
他伸手按住腰间的马槊,指节因用力而泛出青白,铠甲上的雄鹰纹章仿佛也随着他的动作活了过来,透着凌厉的杀气。
“李大人可还记得,三年前漠北寒冬,镇北军三万弟兄被困在雁门关外,断粮半月。”
“他们啃着树皮、喝着雪水,却还要抵挡漠北骑兵的日夜进攻。”
“那时秦峰手握粮草,却故意拖延不发,眼睁睁看着弟兄们饿死、战死!”
“你说陛下的荣光,在那时在哪里?”
他的声音陡然拔高,震得正厅内的烛火剧烈摇曳,光影在墙壁上晃出狰狞的轮廓:
“还有那些战死弟兄的家人,他们在长安街头乞讨为生,却被四大家族的恶奴殴打驱赶,有的甚至冻饿而死在街头巷尾!”
“那时陛下的封赏,又在哪里?”
李全被他的气势震慑,后背已渗出冷汗,他张了张嘴,却只发出干涩的声音:
“顾将军,陛下也有难处。”
“四大家族在朝中根基深厚,牵一发而动全身,陛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