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漠北异动,备战待敌(2/2)
他拍了拍林猛的肩膀,力道很沉,带着十足的信任:
“山寨就交给你了,我放心。”
林猛还想再劝,可看着顾北的眼神,知道他已经下定了决心,只能重重地点头:
“王爷放心,末将定守住山寨,等您回来!”
出发前,顾北站在寨门的高台上,身后是密密麻麻的军民,人头攒动,比上次招兵时还热闹。
流民们捧着刚烤好的麦饼,往士兵手里塞。麦饼还热乎着,烫得手都发麻,带着柴火的焦香。
白发苍苍的张婆婆拉着个年轻士兵的手,把布包塞过去,布包里的鸡蛋还温着:
“孩子,拿着路上吃,跟王爷好好打仗,回来婆婆给你做疙瘩汤,放俩鸡蛋!”
一个十二岁的少年挤过来,手里攥着木枪,枪杆磨得发亮,是他自己用老槐树做的。
他仰着小脸,声音脆生生的,带着股不服输的劲儿:
“王爷,我也想去!”
“我会射箭,能帮你们杀漠北人!”
顾北弯腰,从腰间解下块青玉佩,递给他。
玉佩上还带着体温,雕着个小小的“北”字。
“好孩子,你先在寨里跟着民壮营练本事。”
他笑着说。
“等你长到马槊高,再跟我一起保家卫国。”
“这玉佩你拿着,算咱们的约定。”
少年接过玉佩,紧紧攥在手里,用力点头,眼睛亮得像星星。
妇女们坐在空地上,手里的针线“嗖嗖”飞,护心甲堆在一旁像座小山。
有的在甲上缝布条,怕磨着士兵的皮肤;有的绣“平安”二字,针脚密密麻麻的,满是心意。
一个年轻的王媳妇抱着刚满月的孩子,孩子还在睡,小脸红扑扑的。
她对着顾北喊道:
“王爷,您一定要平安回来!”
“咱们还等着您带咱们种明年的麦子呢!”
“愿随王爷死战!”
军民齐声应诺,声浪震得寨旗猎猎作响,连周围山上的积雪都被震得簌簌往下掉,落在地上碎成小块。
顾北翻身上马,他的战马叫踏雪,是匹通人性的好马。
它似乎也感受到了这股士气,仰头嘶鸣一声,声音洪亮,还伸出头蹭了蹭顾北的手,马鬃上的雪渣掉在顾北的甲胄上。
顾北挥了挥马槊,对身后的五百骑兵喊道:
“出发!”
五百骑兵跟着顾北,往野狼谷方向奔去。
马蹄扬起的尘土,在朝阳下连成一道金色的线,像一条通往胜利的路,一直延伸到远方。
寨内,林猛立刻召集民壮营的人,嗓门比刚才还响:
“都动作快点!”
“跟我去加固寨墙!”
“每丈墙加三层松木,再把滚石堆得高些!”
“谁要是敢偷懒,本将军法处置!”
民壮营的人齐声应和,扛着木板、滚石往寨墙跑去,脚步声“咚咚”的,震得地面都在颤。
苏瑾则带着后勤队的人去了粮仓。
粮仓的门一打开,麦香就飘了出来,满屋子都是粮食的气息。
她指挥着人把新粮堆在里侧,用草席盖好,陈粮放在外侧的竹筐里,还让人在筐上标了数:
“每筐粮食都记好账,取的时候要核对,不能浪费一粒。”
她还让人把草药摊在院子里晾晒,医帐的李郎中拿着药杵,不停地捣着草药,“咚咚”的捣药声和草药的清香混在一起。
“苏姑娘。”
李郎中擦了擦汗。
“止血草不多了,得再采些。”
苏瑾立刻点头:
“我已经让两个小队去山里采了,傍晚就能回来。”
灶房里也热闹起来,十几个伙夫围着灶台转,忙得脚不沾地。
锅里的粥“咕嘟咕嘟”冒泡泡,熬得稠稠的;蒸笼里的馒头胀得老大,掀开盖子时,热气裹着面香飘出老远。
一个伙夫老刘擦了擦额头上的汗,对身边的人说:
“咱们得把饭做热乎点,守寨的弟兄们在雪地里冻着,吃口热的才有劲儿打仗!”
“等王爷回来,咱们还得给他炖锅羊肉,补补身子!”
深夜的黑风寨,火把把夜空照得通红,亮如白昼。
打铁铺的打铁声“叮叮当当”,从没停过。
铁匠老王的儿子上个月在跟漠北人的战斗中牺牲了,可他还是每天赶制兵器,铁锤落下去时,比谁都用力,火星溅得老高,落在地上像小星星。
夯土声“咚咚”响,民壮营的人轮流夯土,额头的汗顺着脸往下流,落在雪地上化出小坑,可没人喊累,都想着早点把寨墙加固好。
操练声“一二一”整齐有力,士兵们在雪地里练习阵法,呼出的白气连成一片,像条白雾带。
他们踩着雪,脚步“咯吱”响,动作却一点不含糊。
这些声音混在一起,像一首响当当的战歌,回荡在北疆的夜空里,清清楚楚地告诉所有人!
黑风寨的人,骨头硬,不好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