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开局抄家,姐姐抢着去流放 > 第65章 来自陌生人的嫉妒!

第65章 来自陌生人的嫉妒!(2/2)

目录

虽然京中有些不太好的流言,什么赵氏只能同富贵、不能共患难,什么赵氏贪慕虚荣、抛夫弃子……

杨家确实诗书传家,最重礼仪规矩。

但,杨家人却没有一个迂腐、死板的。

赵氏与武昌侯王庸和离,看似冷清,实则并不绝情。

她没有跟丈夫、儿女一起流放,却想方设法地给了他们银钱、衣物、粮食。

卫国公府更是派了护卫暗中保护。

不夸张地说,若没有赵氏、卫国公府,王家人在流放路上就会死伤惨重。

而不是像现在这般,一家上下几十口人,包括老弱妇孺在内,全都顺利抵达了边城。

赵氏以及她所在的卫国公府,对夫家、对儿女,绝对算得上仁至义尽。

难道非要拖着赵氏下水,让她也跟着去受苦受罪,才能证明她的真心与品性?

再说了,这些年,京中早就有传闻,武昌侯才能平庸,宠妾灭妻。

夫妻之间,早已没了感情,赵氏和离,亦在情理之中。

杨鸿答应与赵氏相看,自然会把她以及王家的种种都会探查清楚。

边城那边已经发回消息:王家人无一伤亡,全部抵达流放地。

这,是非常难得的。

杨鸿曾经在大理寺做过少卿,他非常清楚流放的艰难。

一千多里的路程,别说老弱妇孺了,就是成丁的男人们都撑不住。

一场风寒,一个意外,就能要了人命。

王家的平安,有一多半的原因,都是赵氏、卫国公府的功劳

在杨鸿看来,赵氏的做法,才是明智之举,也才是真正的有情有义!

也正是确定了这一点,杨鸿才愿意把赵氏列为续娶的人选。

杨鸿规矩却不死板,他的几个儿子,对于即将到来的继母,以及有可能会的继妹,也没有是那么排斥。

父亲已经很不容易了,他为母亲守孝三年,这在大虞朝,已是非常罕见。

他们兄弟四个都长大了,早已过了需要被庇护的年纪。

他们更不必担心,继母过门会磋磨他们。

他们更想要父亲幸福。

当然,抛开感情不提,还有利益驱使——

杨家虽然不是什么名门望族,却在京中有些地位。

偌大的家族,不能没有主母主持中馈。

母亲过世后的三年里,都是老祖母拖着老迈的身体,勉强管家。

但,在京中,似杨家这样的官宦人家,不只是需要一个管家的主母,还需要有个长袖善舞,外出应酬的夫人。

还有大哥、二哥,若不是守孝,早该议亲了。

母亲的孝期早就过了,哥哥们的亲事也该提上议程,而这些,都需要主母操持!

这,不只是杨鸿需要一个妻子,更是整个家族需要一个当家主母。

赵氏作为武昌侯夫人的时候,就非常的周到稳妥。

她的贤名,就连过世的母亲,都曾经盛赞过

赵氏的二嫁身份,并不是她的短板。

唯一能够称之为缺点的,是她从夫家带出来的女儿。

杨季康等四兄弟,听闻父亲相看的对象是前武昌侯夫人,她还有个女儿叫王姒的时候,都有些欢喜:

嘿,他们早就想要个香香软软、娇娇俏俏的妹妹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