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276.郑氏的接班人(1/2)
所以,是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敢与澳明帝国为敌,敢跟澳明帝国作对的,便是不可一世的和兰人和弗朗机人,在澳明帝国面前,也得卑躬屈膝。
因此,如果真的要由澳明帝国出面为大明收复东番岛的话,根本就不用出一兵一卒,费吹灰之力,只要一句话的事儿,盘踞在东番岛上的和兰人和弗朗机人就得乖乖儿滚蛋!
那么既然如此,朱胜机为何还要大费周章地非要让郑森挂帅出征呢?
虽然说这里面有朱胜机尊重历史的情怀在其中,但这并不是朱胜机要这么做的主要原因,朱胜机做事一向都是极其理性的,不会仅仅因为个人感情而贸然做出决定。
他之所以要让郑森挂帅出征,就是想要以此帮助郑森在郑氏树立威望,把郑森给扶起来,取代郑芝龙成为新的郑氏之主。
郑芝龙此人狼子野心,游走于多方势力之间,是不可能对大明忠心耿耿的,如果放由这样一个人把持大明东南及沿海海域,对于大明而言决定是一个祸患,对于大明接下来要开放“海禁”,推行对外贸易而言,也是一个巨大的阻碍。
开海禁,推行贸易为的是富国,而郑芝龙名为海商,实为海贼,把持海域,是为肥私,双方之间存在直接的利益冲突,郑芝龙是绝对不会把自己口中的肥肉让给朝廷的!
所以,想要开海禁,想要依靠对外贸易来盘活大明经济,就必须先要解决掉郑氏,若是直接来硬的,虽说郑氏面对澳明海军自然毫无还手之力,其中没有任何失败的风险,但如此一来,郑氏目前所掌控的势力,以及他们手中的产业和财富,势必会遭受毁灭性的打击。
这对于朝廷而言又何尝不是一种损失?
因而,最好的办法就是以政治手段收服郑氏,将郑氏的一切都收归国有,即可让闽地百姓免遭战火波及,避免生灵涂炭,又不会白白损失那么多现成的产业和兵马船只,才是最为理想的结果。
而想要达成这样理想的结果,就得在郑森的身上下功夫了,毕竟郑森比起郑芝龙来,本就对朝廷更加忠诚,而且他现在很年轻,正是一腔热血,志在报国的年岁。
在澳明军队和海军军官学校之中学习的这段时间里,不仅经受了颇多的爱国主义教育,也在潜移默化中被深深影响,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今郑森的政治觉悟水平,绝对是相当高的,接下来若是郑森接手了郑氏,要让他率郑氏归顺朝廷,就简单的多了。
三日之后,一切准备就绪,对郑森进行正式任命的旨意也随之下发,郑森手持尚方宝剑,正式奉旨南下,收复东番。
要从京师返回应天,就没有必要再像来的时候那样偷偷摸摸地乘船走京杭大运河了,而是直接从天津港乘坐战舰走海路南下,直奔松江府海军基地,与早已整装待发的海军舰队汇合,之后南下前往福建布政使司的泉州府,调福建海防水师,直取东番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