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197.建设与改革(2/2)
所以,要想改变百姓们的使用习惯,将发行的法定货币推广开来,势必是一项艰难的任务,这也是为什么朱胜机要把这项工作设立为未来几年的重点长期工作的主要原因。
如此看来,交通和通讯的建设工作反倒是相对而言阻力更小,更容易推行开展的两项工作,因而也可以作为优先开启的事项。
当然,尽管有澳明作为物资和技术支撑,想要在一穷二白,毫无工业基础的大明建设交通和通讯系统,也绝非像想象中那般简单,还是要分步骤,按计划一步一步来慢慢干的。
首先这第一步,便是要建设钢铁冶炼的工业体系,把大明的钢铁产量给提上来,这其中自然也就涉及到采矿、冶炼等诸多方面,可以让大明迅速拥有从资源勘探、开采到冶炼加工的一整套完整的工业基础体系,以为后续的工业发展提供充足的资材保障和技术基础。
其次则是要在大明建立工厂,对钢铁进行进一步加工,进行工业建设与技术的延伸,比如铸造铁轨等对技术和精细度要求不高的钢铁制品等。
而在建设整个工业体系的过程中,则势必需要数量极大的劳动力,可以顺势将相当一部分农民转化为工人,尤其应当优先转化那些本身没有田地,或者失去田地的农民。
如此一来不仅可以解决发展工业的劳动力需求,还能缓解社会矛盾,解决社会不稳定因素,消除隐患,可谓一举两得。
这样一来,随着工人阶层的出现,便可逐步促进社会体系的转型,把国家的经济重心逐渐地从土地上面转移出来,对于接下来的土地改革和经济方面的改革,也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计划都是早就已经定好了的,具体执行的话,自然也是要由澳明官员和专家团队作为主导的,大明的那些官员们对此没有经验,也没有能力去做好这些工作,所以只能是跟在后面打下手,若是有能够在干中学,表现出过人能力的,也不是不能提拔重用,委以重任。
当然,朱胜机作为一个穿越者,自然是可以为手下人提前指明方向,让他们少走弯路,而直接找到最优答案,比如铁矿和煤矿要去哪里找,要在哪里建设钢铁产区更为妥当等等,朱胜机早就提前给他们在地图上圈了出来,他们只需按图索骥即可。
因而,大明的工业建设工作便就此如火如荼地开展了起来,各个团队分别赶赴了自己负责的区域,开始了从无到有的建设与开发工作。
而与此同时,关于建奴的新消息也随之传回了京师,其中比较引起朱胜机关注的,还是东北方面的济尔哈朗。
多尔衮那边的进展是比较缓慢的,因为漠北实在太过辽阔,要想一统漠北诸部,可不是短时间之内就能做到的事情,所以他想快也快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