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朕自澳洲归来,反清复明 > 第17章 17.江北形势

第17章 17.江北形势(1/2)

目录

尤其是像和州、扬州府这种紧挨着长江的州府,他们眼睁睁看着游弋在江上的铁甲舰,焉有不心惊胆战的道理?

故而史可法每到一处,得到的必定是对朝廷忠心耿耿的表态,这种情况在他的奏疏中占据九成以上的绝大多数。

至于所谓已经倒向马士英等敌对阵营的,多是史可法没有去到的,那些临近庐州府和凤阳府,已经处于敌控区域的府县和卫所,占比不足一成。

很明显,史可法所奏情况的参考价值十分有限,其可靠性也远低于禁军部队的报告。

禁军部队的报告就客观的多了,都是根据其在当地调查到的详细情况进行具体分析而得出的结论,哪个府县的官员是真正效忠朝廷的,哪个卫所的军官是在虚与委蛇,都有明确标注。

整体的情况与朱胜机之前所预料的差不多,江边大多数儿的官员和军队都是骑墙派,至今都仍然处于观望阶段,而双方一旦开战,这些人便成了墙头草,顺风倒,看着哪边儿有优势,胜算更大,就会倒向哪一边儿。

不过这种情况倒也不算糟糕,这些区域保持中立,总好过他们已经彻底倒向了马士英等人,我军仍可以随时介入这些地区,将这些地区作为战略缓冲带。

当然,史可法虽然被江北官员的表象所蒙蔽,没能像禁军部队一般分析出最为客观真实的情况来,但在其他方面,他还是展现出了过人的才能,短短几日,他便把江北马士英等人的军事部署、真实兵力和粮草辎重来源等情况摸了个清清楚楚。

毕竟史可法之前基本上一直都在应天府一带任职,并多次担任巡抚,江北所有州府都曾受过他的管辖,他也曾多次在江北诸府率军与农民军作战,因而对江北的情况,尤其是军事相关的情况,他可以说是了如指掌的。

因此,他只需稍加打探,便可轻易摸清江北叛军的虚实,而这,就不是禁军部队能够在短时间内可以调查清楚的了。

所以说,史可法这一趟江北可不是白去的,他所提供的这些情报还是很有价值的,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这句话不论是对于强敌还是弱敌,都同样适用。

而反过来,若是不能做到“知己知彼”,那么即便是在占据一定优势的情况下,也可能会落得惨败的下场,从古至今,情报和信息都是能够主导战局成败的关键性因素。

然而此时的马士英等人,恰恰就忽视了这一点,他们自认为在兵力上占据绝对优势,故而忽视了对敌方情况的探查了解,而仅凭主观猜测盲目行事,虽然双方之间的战斗还未打响,但最终的胜负,却是已经初见端倪。

根据史可法所汇报的情况可知,马士英、刘孔炤和江北四镇的高杰、黄得功、刘泽清、刘良佐虽然已经结成了同盟,但是实际上却仍然各怀私心,做不到同心同德,团结一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