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财富自由,从教人填志愿开始 > 第139章 做公益的心

第139章 做公益的心(1/2)

目录

揭牌仪式的掌声还没在广场上散尽,央视《时代楷模》栏目的主持人就笑着走上前,手里举着话筒,眼神里满是敬佩。

“陈总,刚才阿杰的发言让全场动容,现在全国观众都在直播间留言,说想为山区孩子捐赠科普书籍和文具,您此刻最想对这些爱心人士说些什么?”

陈如轩接过话筒,目光扫过台下涌动的人群,又落在阿杰和几位山里孩子身上,声音温和却有力量。

“谢谢每一位献出爱心的朋友,你们的善意不是孤立的光点,会和我们的科技一起,汇聚成照亮偏远地区的星河。”

话音刚落,直播间的弹幕瞬间刷屏,“科技普惠,大爱无疆”“已下单五十套科普绘本,地址在哪”的留言滚动不停,助理拿着平板电脑快步上前,屏幕上的捐赠意向已经突破了三千条。

阿杰站在一旁,看着直播间里不断跳出的爱心留言,小手紧紧攥着陈小阳送的玩具车,眼睛里闪烁着惊喜的光芒。

陈小阳拉了拉阿杰的衣角,小声说:“阿杰哥哥,你看,好多人都想帮你们,以后你们的实验室会有更多好玩的设备啦。”

阿杰用力点头,转头看向陈如轩,脸上露出了一个腼腆却灿烂的笑容,那笑容里,有梦想被滋养的踏实,也有被世界温柔以待的感动。

那曲的牧民代表们围在一起,用藏语小声交流着,时不时看向舞台上的陈如轩,手里的哈达被攥得更紧了些。

其中一位年长的牧民,从随身的布包里掏出一个用牦牛角雕刻的小摆件,上面刻着雪山和雄鹰,是当地最珍贵的礼物。

他走到陈如轩面前,双手捧着小摆件,用不太流利的汉语慢慢说:“陈总,这是我们的心意,雪山记得你,雄鹰会为你祈福,愿你的科技,像雪山的泉水一样,滋养更多人。”

陈如轩双手接过小摆件,触手温润,上面的纹路细腻而有力,他能感受到这份礼物里沉甸甸的情谊,眼眶不由得有些发热。

“谢谢大叔,这份礼物我会好好珍藏,它会提醒我,公益的路没有终点,我们会一直走下去。”

牧民大叔用力点头,脸上露出了淳朴的笑容,周围的牧民们也跟着鼓掌,掌声里满是真诚的祝福。

仪式结束后,市场部经理被一群媒体记者围在中间,手里拿着一叠合作意向书,笑得合不拢嘴。

“各位记者朋友,刚才又有三家国内顶尖的科技企业联系我们,想加入普惠公益联盟,其中包括专注于人工智能的华宇科技,他们承诺会免费提供AI教学系统,助力偏远地区的教育升级。”

记者们纷纷举手提问,闪光灯在广场上不停闪烁,记录下这充满希望的时刻。

技术部的负责人也没闲着,他正和医疗器械集团的研发总监蹲在地上,拿着新一代高原医疗设备的原型机,认真讨论着优化方案。

“我们计划在设备里加入藏语和彝语语音导航,这样乡村医生和牧民操作起来会更方便,另外,电池续航还能再提升二十小时,应对极端天气更有保障。”

医疗器械集团的研发总监连连点头,手里的笔在笔记本上快速记录着:“没问题,生产线已经准备好了,只要技术方案确定,我们立刻投入量产,争取下个月就能送到那曲和青海的牧区。”

助理抱着一堆文件跑过来,脸上满是抑制不住的兴奋:“陈总,这是各地教育局发来的合作申请,全国有十八个省的偏远地区学校,都想引进咱们的科普平台和实验设备。”

陈如轩接过文件,随手翻开一页,上面详细写着学校的名称、地址和需求,字里行间都能感受到老师们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望。

“让团队分区域对接,优先满足那些最偏远、条件最艰苦的学校,设备和课程都要免费提供,不能让任何一个孩子因为贫困错过梦想。”

助理用力点头,转身快步离开,脚步里满是干劲,能参与这样有意义的事业,每个团队成员都充满了动力。

陈小阳拉着阿杰的手,在广场上的科普展示区驻足,那里摆放着便携星象仪、低功耗显微镜等设备,还有孩子们用这些设备完成的实验报告和绘画作品。

一位工作人员正在给参观的人群讲解:“这个星象仪不仅能模拟星空,还能连接手机APP,下载最新的天文课程,山里的孩子就算没有网络,也能离线学习。”

阿杰指着星象仪,兴奋地对陈小阳说:“我们学校的星象仪就是这个,晚上我们观测到了北斗七星,老师还说,顺着北斗七星就能找到北极星,就像顺着希望就能找到梦想。”

陈小阳睁大眼睛,凑到星象仪前仔细看着,小脸上满是好奇:“太神奇了,阿杰哥哥,下次我能和你一起去山里观测星空吗?我想看看真正的北斗七星。”

阿杰立刻点头:“当然可以,我带你去我们学校的操场,那里没有城市的灯光,能看到更多更亮的星星。”

两个孩子的笑声清脆悦耳,感染了周围的人,有人拿出手机拍下这一幕,配文“童年的约定,未来的希望”,很快就在社交平台上引发了转发。

中午,陈如轩带着阿杰、陈小阳和牧民代表们一起去了公司食堂,食堂特意准备了适合孩子和牧民口味的饭菜,还有云南的特色小吃和那曲的酥油茶。

阿杰第一次喝酥油茶,抿了一小口,眼睛立刻亮了起来:“这个真好喝,和我们山里的茶不一样,暖暖的,很舒服。”

牧民大叔看着阿杰的样子,笑着说:“这是我们牧区的特产,等你以后去那曲,大叔给你煮最正宗的酥油茶,还带你去看草原上的牛羊。”

陈如轩看着眼前其乐融融的画面,心里满是欣慰,公益不仅是帮助别人,更是让不同地域、不同生活的人,因为善意而相连。

饭后,技术部的小伙子们拉着阿杰,给了他一个包装精美的盒子,里面是一台最新款的便携编程机器人。

“阿杰,这是我们特意为你做的,里面有基础编程课程,你可以和科普小组的同学们一起研究,以后说不定能编写出控制火箭模型的程序呢。”

阿杰小心翼翼地打开盒子,看着里面的机器人,双手有些颤抖,他抬头看着技术部的哥哥们,认真地说:“谢谢哥哥们,我一定会好好研究,等我们做出成果,第一时间告诉你们。”

其中一位工程师揉了揉阿杰的头:“我们相信你,你这么聪明,以后一定能成为优秀的科学家,我们等着你的好消息。”

下午,陈如轩接到了一个意外的电话,是之前质疑他们公益作秀的那家媒体的主编亲自打来的。

“陈总,首先我要再次为之前的偏见向您道歉,我们的深度报道发布后,引发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很多读者给我们留言,说被你们的坚守打动了。”

主编的声音里满是诚恳:“我们想邀请您做一期独家专访,详细聊聊基金会的未来规划,还有您多年来做公益的初心,希望能通过我们的平台,号召更多企业加入公益事业。”

陈如轩笑了笑,没有计较过去的不愉快:“没问题,专访可以安排,不过重点还是要放在偏远地区的教育和医疗上,让更多人关注这些需要帮助的群体。”

挂了电话,陈如轩打开企业微信,团队群里又有了新的好消息,非洲科普平台的注册用户已经突破了一百五十万,覆盖了二十个国家的偏远村落。

技术部的负责人发来视频,视频里,尼日利亚的孩子们正用离线缓存课程学习种植技术,田地里的玉米长得比人还高,孩子们脸上满是丰收的喜悦。

“老大,当地的公益组织说,自从有了咱们的科普平台,辍学种地的孩子少了一半,很多家长都愿意让孩子读书了,说学了知识能种出更多粮食,还能有更大的梦想。”

陈如轩看着视频里金黄的玉米地和孩子们灿烂的笑容,心里涌起一股暖流,科技的力量,不仅能改变生活,还能改变命运。

这时,妻子发来微信,说她联系了几家出版社,对方愿意免费捐赠一万套少儿科普书籍,还有一批文具和体育用品,下周就能送到云南的山区学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