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财富自由,从教人填志愿开始 > 第136章 前往云南

第136章 前往云南(1/2)

目录

全球医疗科技大会结束后的第三天,他终于兑现了承诺,带着妻子和孩子们踏上了前往云南的旅程。

飞机缓缓降落在昆明长水机场,走出航站楼,湿润的空气裹着草木的清香扑面而来,与城市里略带干燥的风截然不同。

孩子们兴奋地拉着他的手,东张西望地打量着陌生的环境,嘴里不停地问着关于大山的问题,眼里满是期待。

妻子笑着帮孩子们整理好帽子,轻声叮嘱他们跟紧些,阳光透过航站楼的玻璃幕墙洒进来,在她脸上镀上一层柔和的光晕。

提前联系好的司机早已在停车场等候,车子驶离市区后,道路渐渐变得蜿蜒,窗外的风景也从高楼林立换成了连绵起伏的青山。

孩子们趴在车窗上,看着路边偶尔出现的梯田和散落的村庄,叽叽喳喳地讨论着田里的庄稼,好奇地问那些房屋为什么和城里的不一样。

他耐心地解答着,心里却泛起一丝久违的熟悉感,仿佛又回到了多年前第一次进山考察的日子,只是如今身边多了最亲近的人。

车子在山路上颠簸着,比他记忆中平稳了许多,司机说这几年政府修了通村公路,进山的路比以前好走太多了。

沿途遇到不少背着背篓的村民,他们脸上带着淳朴的笑容,偶尔会朝着车子挥手致意,眼神里没有丝毫防备,纯粹得让人安心。

经过一个小小的集市时,孩子们吵着要下车看看,他便让司机停了车,带着一家人走进了熙熙攘攘的集市。

集市上摆满了新鲜的蔬菜、山里的野果和村民手工制作的竹编用品,吆喝声、讨价还价声交织在一起,充满了生活的烟火气。

一个卖野核桃的老奶奶笑着递给孩子们几颗剥开的核桃,孩子们礼貌地道了谢,小心翼翼地放进嘴里,脸上立刻露出了满足的笑容。

妻子在一旁买了些当地的特产,和村民们简单地聊着天,询问着村里的情况,言语间满是亲切。

离开集市继续前行,车子渐渐驶入了更深的山里,路边的树木越来越茂密,空气也越发清新,连阳光都变成了斑驳的光点,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路面上。

不知过了多久,司机指着前方一片开阔的平地说:“前面就是那所学校了。”

他顺着司机指的方向望去,心里忽然有些激动,多年未见,那所曾经简陋的学校,如今已经焕然一新。

原来的木板房变成了崭新的教学楼,外墙刷着明亮的蓝色,屋顶上的太阳能板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操场周围种满了绿树,看起来生机勃勃。

车子停在学校门口,一位穿着校服的小姑娘正在值日,看到他们便热情地迎了上来,礼貌地问他们是不是来参观的。

他笑着点头,说明自己是当年捐赠科普平台的人,想来看看学校的变化,小姑娘眼睛一亮,立刻跑回教学楼去叫老师。

不一会儿,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师快步走了出来,看到他时先是一愣,随即脸上露出了惊喜的笑容:“是你啊!这么多年了,你还惦记着我们学校。”

他认出这位老师就是当年给孩子们上课的那位,只是如今眼角的皱纹更深了,头发也白了大半,但声音依旧沙哑却充满力量。

老师热情地邀请他们走进校园,边走边介绍着学校的变化,说自从有了科普平台,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高了很多,还争取到了不少外界的援助。

教学楼里的教室宽敞明亮,崭新的课桌椅整齐排列,墙上挂着孩子们的画作和科普知识手抄报,角落里的图书角摆满了各类书籍。

最让他惊喜的是,学校专门开辟了一间科普实验室,里面摆放着显微镜、标本模型和简单的实验器材,还有几台平板电脑,正是他们公司捐赠的科普平台专用设备。

孩子们正在上科普课,老师用平板电脑播放着宇宙探索的视频,孩子们看得聚精会神,时不时举手提出自己的疑问,眼神里满是对知识的渴望。

他站在教室门口,静静地看着这一幕,心里暖暖的,当年那个用木炭在石板上画火箭的男孩,如今应该也已经长成了有理想、有追求的少年。

下课铃声响起,孩子们涌了出来,看到他和家人,好奇地围了过来,老师笑着向孩子们介绍他,说正是这位叔叔给他们带来了科普平台,让他们能看到更广阔的世界。

孩子们立刻欢呼起来,纷纷围在他身边,七嘴八舌地问着各种问题,有问宇宙有没有外星人的,有问深海里有什么生物的,还有问怎么才能造出真正的火箭。

他蹲下身,耐心地回答着每个孩子的问题,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小脸上满是崇拜的神情,妻子则在一旁笑着拍照,记录下这温馨的瞬间。

就在这时,一个高高瘦瘦的少年从人群外走了进来,他穿着干净的校服,眼神明亮,看到他时,脸上露出了既熟悉又陌生的笑容。

老师笑着说:“这就是当年那个画火箭的孩子,叫阿杰,现在是我们学校的学霸,尤其喜欢物理,去年还在省里的科技创新大赛上拿了奖。”

阿杰走到他面前,有些腼腆地笑了笑:“叔叔,我还记得你,当年你蹲在地上看我画火箭,还夸我画得好。”

他看着眼前的少年,想起当年那个冻得小手通红、趴在地上画画的小男孩,心里感慨万千,时光荏苒,当年的小小梦想,如今已经在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阿杰兴奋地拉着他来到科普实验室,拿出自己制作的火箭模型,模型做得十分精致,箭身上画着清晰的纹路,还有一个小小的太阳能板,看起来颇有科技感。

“叔叔,这是我根据科普平台上的知识做的,能用太阳能供电,还能模拟发射,”阿杰一边演示一边介绍,眼里闪烁着骄傲的光芒,“我现在的梦想是考上航天大学,将来真的造出火箭,带着大家去太空。”

他看着阿杰认真的模样,心里满是欣慰,当年那个模糊的愿望,如今已经变成了少年坚定的理想,而他有幸成为了点亮这份理想的人之一。

妻子走到他身边,轻声说:“你看,你的坚持真的改变了很多人的人生。”

他点点头,没有说话,却觉得心里充满了力量,那些曾经的辛苦和质疑,在这一刻都变得值得。

中午,他们留在学校和孩子们一起吃午饭,饭菜虽然简单,却充满了乡土气息,孩子们热情地为他们夹菜,分享着自己的学习成果。

阿杰坐在他身边,不停地说着自己的学习计划,说将来想回到家乡,为大山里的孩子们建一座真正的航天科普馆,让更多的孩子能接触到航天知识。

他认真地听着,鼓励阿杰一定要坚持自己的梦想,还答应会为他提供必要的帮助,支持他实现自己的理想。

饭后,孩子们拉着他和家人一起在操场玩耍,有的孩子表演了自己编的科普小品,有的孩子展示了手工制作的科普模型,还有的孩子唱起了改编的科普歌曲。

阳光洒在孩子们脸上,他们的笑容纯真而灿烂,像山间的野花一样,充满了生命力。

妻子拿出相机,不停地拍照,想把这些美好的瞬间都记录下来,她说要把这些照片做成相册,让孩子们永远记得这次有意义的旅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