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产品培训(2/2)
陈如轩笑着点头,点击屏幕上的“导出”按钮,展示了Excel格式的报告:“当然可以,我们考虑到老师的存档需求,支持多种格式导出,除了Excel,还有PDF格式。”
培训进行到一半,陈如轩让技术部的同事分组,一对一指导老师们操作,自己则在教室里来回走动,随时解答老师们的问题。看到老师们从一开始的生疏,到后来能熟练生成错题分析报告,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陈如轩心里满是成就感。
中午培训结束后,李主任拉着陈如轩的手,热情地说:“陈总,这次培训太成功了,老师们都说这个产品实用,我们想下周就在初三年级试点使用,你看可以吗?”
“当然可以,我们会安排技术部同事跟进试点情况,有任何问题随时联系我们。”陈如轩爽快地答应,心里已经开始盘算试点期间的服务方案,比如要不要每天安排专人对接实验中学的需求。
回到公司,陈如轩立刻召集市场部和技术部的同事开会,把实验中学的试点需求告诉大家,还制定了详细的服务计划:“市场部负责每周和李主任沟通试点进展,收集老师的反馈;技术部安排专人每天跟进,确保产品正常运行,有问题半小时内响应。”
会议结束后,张经理拿着一份文件走进陈如轩的办公室:“陈总,这是市一中的合作意向书,他们看到实验中学的培训反馈,也想引进我们的产品,希望下周能和您面谈。”
陈如轩接过意向书,仔细看了一遍,市一中是市里的重点中学,如果能和他们合作,对产品的推广会有很大帮助。他在文件上标注了几个需要重点沟通的条款,抬头对张经理说:“下周面谈的时间定在周三下午吧,你提前准备好产品的演示资料,还有之前的合作案例,尤其是实验中学的试点计划,给市一中的领导参考。”
接下来的几天,陈如轩一边跟进实验中学的试点情况,一边准备和市一中的面谈。每天晚上,他都会看市场部提交的试点反馈报告,看到老师们说“产品操作简单,错题分析准确”,心里就特别踏实。
周三下午,陈如轩准时到市一中参加面谈,校长和几位英语老师已经在会议室等了。校长开门见山:“陈总,我们了解到实验中学用你们的产品效果很好,想知道这个产品能不能根据我们学校的教材做定制化调整?”
陈如轩早就准备好应对这个问题,他拿出提前制作的定制化方案,递给校长:“当然可以,我们的产品支持根据学校的教材调整听力题库和错题分析维度,您看这份方案里,就有针对市一中所用教材的调整建议,要是有需要修改的地方,我们可以再沟通。”
校长看完方案,满意地点点头:“很好,你们考虑得很周全,我们希望能在下个月就开始培训,你看时间上能不能安排?”陈如轩立刻点头:“没问题,我们会提前和实验中学沟通,借鉴他们的培训经验,确保市一中的培训效果。”
面谈结束后,陈如轩走出市一中的校门,拿出手机给张经理打电话,让他尽快准备市一中的培训方案,还特意叮嘱:“要结合市一中的需求,把定制化调整的内容加进培训流程里,让老师们能快速掌握。”
回到公司,他刚走进办公室,小李就跑过来:“陈总,实验中学反馈,初三年级用产品批改听力作业,效率比以前提高了50%,李主任还说要把我们的产品推荐给其他学校。”
陈如轩笑着拍了拍小李的肩膀:“太好了,这说明我们的产品真正帮到了老师,你把实验中学的试点数据整理成报告,发给所有正在对接的学校,让他们更了解产品的效果。”
晚上下班前,陈如轩收到了妈妈发来的消息,问他周末回不回家,说做了他爱吃的红烧肉。他想起之前答应妈妈周末回家,又看了看桌上的工作安排,发现周末没有重要的事,就给妈妈回消息:“妈,周末我们回去,阳阳说想您做的红烧肉了。”
放下手机,陈如轩看着窗外渐渐亮起的路灯,心里满是感慨。这段时间虽然忙,但看到产品被越来越多的学校认可,看到老师们因为产品减轻了工作负担,就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得。
他收拾好东西,拿起外套往外走,想起答应陈小阳今天早点回家陪他玩,脚步不由得加快了几分。走到停车场,他看到手机上弹出小李的消息:“陈总,实验中学的试点数据报告已经整理好,发您邮箱了。”
他点开邮箱,快速浏览了一遍报告,确认没有问题后,给小李回了句“辛苦了”,就发动车子往家赶。路上,他想着下周市一中的培训,想着实验中学的试点推广,心里充满了干劲,他知道,只要坚持做真正有价值的产品,就一定能帮助更多的老师和学生。
回到家,陈小阳立刻跑过来抱住他的腿:“爸爸,你今天回来得比昨天早!我们今天玩足球好不好?”陈如轩笑着抱起孩子,在他脸上亲了一口:“好,今天陪你玩个够,不过玩之前,爸爸要先跟你说说今天的好消息,我们的产品又被一所新学校认可了。”
陈小阳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搂着他的脖子:“爸爸好厉害!就像奥特曼一样,能打败所有困难!”陈如轩听着孩子的话,忍不住笑了,他知道,这份“厉害”的背后,是团队的努力,是家人的支持,更是对“帮助教育者”这份初心的坚持。
晚上,等陈小阳睡熟后,陈如轩坐在客厅里,和林芳芳聊起下周的工作计划,林芳芳靠在他肩上,轻声说:“别太累了,注意身体,你要是倒下了,公司的事和家里的事都没人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