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换新设备(1/2)
技术攻关的事情还没完全过去,陈如轩就把周明宇和王磊叫到了办公室。
办公桌上摊着一叠厚厚的行业报告,最上面一份印着“全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分析”的标题。
陈如轩手指敲了敲报告:“现在公司技术站稳了脚跟,但不能只盯着智能制造,教育领域是块更大的蛋糕。”
周明宇拿起报告翻了两页,眉头微挑:“您是想把远程精准控制技术用到教育设备上?”
陈如轩点头:“没错,现在很多偏远地区的学校,连像样的实验设备都没有,咱们的技术能解决远程实操教学的难题。”
王磊立刻接话:“我这就安排人收集各地教育部门的政策文件,看看哪些地方有补贴。”
陈如轩却摆了摆手:“不用急着查文件,我打算亲自去云南考察,那边山区多,情况更真实。”
这话一出,周明宇和王磊都愣了——老板刚忙完研发的事,居然又要跑偏远地区。
陈如轩像是看出了他们的心思,笑了笑:“考察得自己去才放心,而且得带上林晓,让他看看技术能帮到多少人。”
当天下午,陈如轩就把想法告诉了林晓。
林晓手里还拿着第三段研发的收尾报告,听完眼睛瞬间亮了:“陈总,这事儿太有意义了!我随时能走!”
陈如轩拍了拍他的肩膀:“别急,先把手头的事收尾,咱们下周出发,就带两个助理,轻装简行。”
消息传到公司,不少员工都议论——老板这是又要搞大动作?
市场部刚招的新总监更是主动找上门:“陈总,云南那边我有资源,要不要我安排当地的合作方接待?”
陈如轩却拒绝了:“不用,咱们是去考察,不是去应酬,别被表面功夫蒙蔽了。”
新总监碰了个软钉子,却更佩服陈如轩的务实——难怪公司能在短时间内崛起。
出发前一天,财务总监拿着一张银行卡找到陈如轩:“陈总,这是您的备用金,云南那边偏远,多带点钱方便。”
陈如轩接过卡,却又递回去一半:“够了,咱们是去做事,不是去挥霍。”
第二天一早,陈如轩和林晓就坐着普通高铁前往云南昆明,没有专车接送,也没有前呼后拥。
下了高铁,两人直接打车去了提前订好的快捷酒店,房间不大,但干净整洁。
林晓放好行李,笑着说:“陈总,我还以为您会订星级酒店呢。”
陈如轩正在整理考察路线:“星级酒店离咱们要去的山区远,而且太贵,省下来的钱,不如以后捐给学校。”
第二天一早,两人就租了一辆SUV,朝着云南西北部的山区出发。
山路崎岖,车子开得很慢,林晓看着窗外越来越荒凉的景色,心里也跟着沉了沉——这里比他想象中还要落后。
中午的时候,两人在一个小镇上吃饭,老板是个四十多岁的大姐,听说他们要去山里的学校,忍不住叹气:“那些学校啊,条件差得很,有的孩子连电脑都没见过。”
陈如轩停下筷子,认真问:“大姐,您知道附近哪个学校最需要帮助吗?”
大姐想了想:“往里面走二十多公里,有个大坪子小学,听说那里的老师都快留不住了。”
吃完饭,两人立刻朝着大坪子小学出发,又开了将近两个小时,才看到一所破旧的教学楼。
学校门口站着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师,看到他们的车,疑惑地走了过来。
陈如轩下车,主动递上名片:“您好,我是陈如轩,想来看看学校的情况。”
老师接过名片,看了一眼,惊讶地说:“您就是那个搞研发的陈总?我在新闻上见过您!”
原来,之前公司参加国际科技创新博览会的事,在当地的教育系统里传过,不少老师都知道有个重视技术的企业家。
跟着老师走进学校,陈如轩和林晓都沉默了——操场是土坝子,教室里的桌子椅子都快散架了,唯一的一台电脑还是十年前的旧款,根本没法用。
上课铃响了,孩子们涌进教室,看到陈如轩和林晓,都好奇地探头看。
陈如轩走到教室门口,看着孩子们渴望知识的眼神,心里更坚定了——一定要把技术用到这里。
课后,陈如轩问老师:“要是有远程实验设备,能让孩子们跟着城里的老师做实验,您觉得怎么样?”
老师眼睛一下子红了:“那可太好了!孩子们连基本的物理实验都没做过,要是能有这设备,他们肯定高兴坏了!”
林晓立刻拿出笔记本,开始记录老师的需求:“您放心,我们的技术能实现实时互动,延迟特别低,跟现场做实验差不多。”
当天下午,两人又去了附近的两所中学,情况和大坪子小学差不多,老师们都对远程教学设备充满期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