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燕京座谈(1/2)
不过片刻后,相关部门的领导进入会场,陈如轩等参会的人也已经落了座。
会议便开始进入议程,此时陈如轩一旁的一位出席交流会的代表推了推陈如轩。
“陈如轩老师,真没想到能在这里遇见你,你的直播我看过好几次,的确有些东西。”
陈如轩一听,随即回道:“感谢这位同仁,幸会幸会。”
“陈老师有没有意向在燕京多待些日子,我也在燕京教培行业深耕了多年,想请你去我的公司座谈交流。”
陈如轩一听,他的指尖在会议桌沿轻轻一碰,眼底飞快掠过一丝亮色。
这可是主动送上门的行业交流机会,既能摸清燕京教培圈的真实生态,又能借对方的平台拓展资源,傻子才会拒绝。
他当即侧过身,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热情笑容:“承蒙抬爱,要是时间方便,我自然乐意前往。”
那位代表眼睛一亮,立刻从公文包里掏出一张烫金名片递过来:“我叫李源,是启智教育的创始人,这是我的联系方式,会后咱们随时约。”
陈如轩双手接过名片,指尖触到卡片厚实的质感,心里更有底了——能定制这种级别的名片,启智教育的实力绝对不弱。
会议主持人这时敲了敲话筒,全场瞬间安静下来,陈如轩顺势将名片塞进西装内袋,目光重新聚焦在前方的投影幕布上。
第一个议程是相关部门解读最新教培行业规范,台上领导话刚落,台下就有人小声议论起来,大多是担心政策收紧影响业务。
陈如轩却听得格外认真,还拿出笔记本快速记录,他之前做直播时就总被问政策相关问题,现在有官方解读,正好能补充进后续的直播内容里。
轮到参会代表发言环节,李源第一个举手,站起身时特意朝陈如轩递了个眼神。
他先是结合启智教育的运营情况谈了对新政的理解,话里话外都在暗示公司早已合规,甚至还得到过主管部门的认可,引来台下不少人侧目。
陈如轩心里暗笑,这李源倒是会借机会宣传,不过也从侧面证明对方确实有底气。
等李源坐下,主持人又点了几个人发言,其中不乏行业内的老牌机构负责人,可他们要么避重就轻,要么抱怨政策严苛,跟李建明比起来差了不止一个档次。
轮到陈如轩时,他没有像其他人那样空谈,而是直接拿出自己直播时整理的用户数据,结合新政要求提出了“线上线下融合教学”的新思路。
“现在家长更看重教学效果和合规性,我们可以通过线上直播讲解知识点,线下设置小班答疑,既符合政策要求,又能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
他的话刚说完,台下就响起一阵掌声,连台上的领导都微微点头,显然对这个提议很认可。
李源更是眼睛放光,等陈如轩坐下后,悄悄凑过来低声说:“陈老师这思路太绝了,我那公司正好在琢磨线上转型,你这一来简直是雪中送炭。”
陈如轩笑了笑没接话,心里却已经开始盘算,到时候去启智教育,正好能看看他们的线下教学体系,说不定还能达成合作。
会议中场休息时,不少参会代表主动围过来跟陈如轩交换名片,有想邀请他做讲座的,还有想探讨合作的,原本没多少人认识的他,瞬间成了会场的焦点。
之前那些态度傲慢的老牌机构负责人,见此情景也忍不住凑过来搭话,言语间多了几分客气。
陈如轩从容应对,既不显得过分热情,也没摆架子,每句话都能说到对方心坎里,短短十几分钟就收获了十几张名片。
李源看在眼里,对陈如轩的好感又多了几分,拉着他说:“陈老师,中午我做东,咱们找个地方好好聊聊,正好我还约了燕京市教育局的王科长,他也想听听你的想法。”
陈如轩心里一动,能接触到燕京市教育局的人,这可是个机会,便当即答应下来。
中午的饭局选在一家环境雅致的私房菜馆,包厢里已经坐了个穿着西装的中年男人,李源一进门就笑着介绍:“王科长,这位就是我跟您说的陈如轩老师。”
王科长站起身,主动伸出手:“陈老师,你上午在会上提的思路我很赞同,现在就需要你们这样有想法的年轻人。”
陈如轩连忙握住对方的手,语气谦逊:“王科长过奖了,我也是摸着石头过河,还得多向您请教政策细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