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飞龙寨(1/2)
汽车沿着山里的公路一直向前,刘晓华望着车窗外葱郁的风景。
突然他想起了什么,对着陈如轩开口道:“陈总,湘西这里有些寨子风景区,咱们除了走访办正事,不如去转转,说不定更会有收获。”
“可以,咱们下一站就是前面的一个小镇,听之前的向导说,风景还不错。”
话音刚落,司机突然踩了一脚刹车。
随即车上的二人颠簸了一下。
“二位,山路不平,请坐好了啊。”
司机话音刚落,刘晓华就瞥见车窗外路边草丛里闪过一道黑影。
他下意识攥紧了手里的公文包,那里面装着这次合作项目的核心数据,容不得半点差池。
陈如轩眉头微蹙,目光扫过窗外:“老周,刚才那是什么?”
司机老周也探头看了看,挠挠头:“不清楚啊陈总,山里野物多,可能是只兔子吧。”
刘晓华却没这么乐观,他之前做过湘西的地域调研,知道这一带有些寨子还保留着古老的习俗,也偶尔有不明人士在山路附近徘徊。
车子重新启动,刚走没两百米,前方路面突然滚下来几块拳头大的石头,正好落在车轮前方半米处。
老周吓得又一脚刹车,这次车身晃得更厉害,刘晓华手里的公文包都差点脱手。
“这不对啊!”老周声音都有些发颤,“这山路我跑过好几次,从没见过石头自己滚下来!”
陈如轩推开车门就要下去查看,刘晓华一把拉住他:“陈总,别冲动,说不定有人故意搞事。”
话音刚落,路边的树林里就传来一阵脚步声,紧接着走出三个穿着黑色外套的男人,手里还拿着木棍。
“车上的人下来!”为首的男人嗓门粗,眼神里满是恶意。
老周吓得脸都白了,双手紧紧握着方向盘:“陈总,刘经理,这……这是遇上劫道的了?”
陈如轩倒是还算镇定,他看了刘晓华一眼:“你有办法吗?”
刘晓华没说话,紧紧地攥着手里的行李包。
那三个男人见车上的人没动静,举着木棍就朝车子走过来,离车头还有三米远的时候,突然听到一阵刺耳的警笛声。
三个男人吓了一跳,下意识停下脚步,四处张望:“哪来的警车?”
那三个男人也不傻,知道警车快来了,再不走就来不及了,骂骂咧咧地转身就往树林里跑,眨眼就没了踪影。
老周这才松了口气,擦了擦额头的汗。
没过两分钟,两辆警车很快就到了跟前,下来四个警察。
“这里出现劫匪了吧?刚才就有人打了报警电话,我们就立即赶过来了。”带头的警察问道。
刘晓华推开车门下车,跟警察说明了情况:“刚才有三个男人想拦车劫道,不过他们已经跑了。”
警察点点头,拿出对讲机跟同事说了几句,然后对刘晓华等人说:“我们已经派人去树林里搜查了,你们放心,这一带我们会加强巡逻。”
随后不久车子驶入小镇,小镇的建筑很有湘西特色,都是青石板路,吊脚楼依山而建,路边还有不少卖特色小吃的摊位,烟火气十足。
“这小镇确实不错,比我想象中还要好。”陈如轩看着窗外的风景,心情也轻松了不少。
刘晓华也点点头:“这里的民俗文化很浓厚,要是能跟当地的寨子合作,开发民俗旅游项目,肯定能有不错的收益。”
老周把车停在一家看起来很干净的客栈门口:“陈总,刘经理,这客栈是之前向导推荐的,环境挺好,咱们先住下,明天再去附近的寨子走访?”
“可以。”陈如轩率先下车,刘晓华和老周也跟着下车,拎着行李走进客栈。
客栈老板是个五十多岁的大叔,姓王,很热情:“三位是来旅游的吧?房间我都给你们准备好了,二楼的三间房,采光好,还能看到后面的山景。”
“谢谢王老板。”陈如轩笑着道谢,跟着王老板上了二楼。
放好行李后,三人下楼准备去吃点东西,刚走到客栈门口,就看到一个穿着民族服饰的小姑娘,手里拿着一篮新鲜的野草莓,站在门口张望。
小姑娘看起来十五六岁,皮肤白皙,眼睛又大又亮,看到刘晓华他们,有些害羞地低下头。
“小丫头,你是来卖草莓的?”王老板走过去,笑着问道。
小姑娘点点头,声音细细的:“嗯,这是我早上刚摘的,很甜,王大叔,你要吗?”
“我就不用了,给这三位客人看看吧,他们是从外地来的,说不定爱吃。”王老板指了指陈如轩三人。
小姑娘抬起头,看向陈如轩他们,小声问道:“你们……要野草莓吗?很便宜的,五块钱一斤。”
刘晓华看着篮子里的野草莓,红彤彤的,看起来就很新鲜,笑着说:“给我们称两斤吧,正好路上吃。”
“好嘞!”小姑娘眼睛一亮,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塑料袋,小心翼翼地把野草莓装进去,然后放在旁边的小秤上称了称。
“刚好两斤,十块钱。”
刘晓华付了钱,接过野草莓,递给陈如轩和老周各一些:“尝尝,挺新鲜的。”
陈如轩尝了一颗,酸甜可口,确实不错:“味道很好,比超市里买的好吃多了。”
老周也吃得津津有味,一边吃一边说:“这山里的东西就是好,纯天然,没污染。”
小姑娘见他们喜欢,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你们要是还想吃,明天我再摘了送过来。”
“好啊,要是我们还需要,就找你。”刘晓华笑着点头。
小姑娘点点头,拎着空篮子就走了,走的时候还不忘回头跟他们挥手道别。
“这小丫头是附近苗寨的,叫阿雅,家里条件不太好,经常上山摘点野果来镇上卖,补贴家用。”王老板看着阿雅的背影,跟他们解释道。
“挺懂事的孩子。”陈如轩感慨道。
“要是咱们的项目能落地,说不定还能帮到这些当地的老百姓。”
刘晓华也认同:“是啊,民俗旅游项目一旦做起来,能带动当地的经济,让更多人有收入来源。”
三人聊着天,走到了镇上的一家餐馆,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点了几个当地的特色菜,比如酸汤鱼、腊肉炒蕨菜、糯米糍粑,还有一壶米酒。
菜很快就上齐了,酸汤鱼的汤酸酸辣辣的,鱼肉鲜嫩,腊肉炒蕨菜香味十足,糯米糍粑软糯香甜,米酒也醇香浓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