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大明:朱元璋懵,老四千古一帝? > 第125章 许易借宝船!准备前往永乐朝?

第125章 许易借宝船!准备前往永乐朝?(2/2)

目录

坤宁宫,终是多了两个和许易抢冬瓜汤的人。

抢的最猛的当属老朱。

姓朱…

大概是有天赋技能吧。

一边吃一边在瞪着他。

倒是朱标有些尴尬,像做了什么亏心事,目光尽量避着许易。

“好端端的,怎么突然决定打倭国?”许易看向的是朱标,可实则在问朱元璋。

虽然打倭国的举动他很高兴,甚至是…亢奋。

可他更清楚,此时对大明而言压根不是好时间。

北边蒙古还没平定,这时候抽兵去打海外的倭国,属于“劳师远征”。

打下倭国,确实能给大明带来海量的金银。

可从国情来看,继续发展,让科技达到引爆点…

然后在利益的推动下,整个大明凝成一股绳…

到那时候,大明商人就是大明军队坚固的补给线。

无论开疆拓土,还是远征重洋,都将是绝对碾压。

当然,这是理想状态。

面对许易询问,朱标放下手中的碗,郑重反问:

“难道易哥觉得,近来并不是攻打倭国的时候?”

打?

连战船都没凑够,拿什么打?

许易无力腹诽。

朱标这话问的已经是把战船问题扣在他身上,一副看他发力的状态。

抛开战船问题,单纯谈论攻打倭国?

许易只要回答是,立马自己把自己带沟里去。

你说是好时候?朱元璋立马大手一挥,“好,我出人你出船,这事就这么定了!”

再三思索,许易还是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诚然!”

“现在确实是最好的时间!”

哗——

此话出来,明白许易啥意思的朱元璋,那颗悬着心的终于落了地。

朱标眼前一热,开疆拓土、建功立业,没人能挡的住这般诱惑。

“许兄为何会这般认为?”

朱标进一步问:“北元蒙古未平,舍近而求远,这并非兵家用兵之道。”

“莫非易哥你觉得,除开金银以外,攻打倭国能给大明带来莫大的利益?”

许易不禁气笑,“太子你配合老朱演戏,说明了啥?”

“说明…你也主战!”

许易白眼道:“你一个主战派,反在这问我为啥要战?”

“岂不是掩耳盗铃——多此一举?”

“果然瞒不过易哥你~”被看穿的朱标无奈一笑,瞥了一眼朱元璋。

在后者的点头下,朱标脸上笑容快速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肃杀之色。

“不瞒易哥…”

“明年春夏,大将军徐达将发兵,北定蒙古!”

哗——

此话出来,配上朱标那严肃的表情…

现场的气氛顿时一变,空气都显得压抑沉重。

“嗯。”许易表情波澜不惊,他是供应商,没什么比所需商品和药品,更能反应朝廷的动向。

朱元璋一开口说“立马派兵打倭国”,许易就知道二人纯扯淡。

大明统一蒙古,巩固周边版图,再攻倭国,这才是最正常的战略布局。

以大明现在的火器和存粮,征伐蒙古不算难事。

接下来。

才是倭国!!

朱标又将先前朝贡一事说了出来。

关于倭国的朝贡…

自从知晓朝贡能从朱元璋这获得好处,倭国南北两朝就渴望入贡,乐此不疲。

当然,主要是朱元璋代表着的大明太大方。

刚开始,双方正常的朝贡,让倭国获利颇丰。

甚至朝贡没达成,朱元璋也不吝啬赏赐。

比如,给祖阐等二僧赏“白金八百两,文绮帛各二匹”。

连这些从行的僧人都得到好处,而还是拒绝了倭国朝贡的情况之下。

为了捞好处,倭国树立怀良亲王“日本君王形象”,打着他旗号朝贡,欺骗大明数年。

后面,甚至出现日本商人朝贡欺诈。

到了永乐朱棣时期,朝贡规模越来越大。

1404年,郑和督师十万下东洋,足利义满接受明朝册封的“日本国王”。

永乐帝朱棣“嘉其勤诚,赐王九章”,赠送冠服、文绮、金银瓷器等物。

并且允许日本国十年一贡,正副使等可以多至二百人,在江浙一带贸易。

万国来朝的朝贡贸易,让明帝国处在世界之巅,增强国家影响力…

可衣食住行的大包大揽,不仅令财政紧张,也造就大型撒钱现场。

比如——

中亚帖木儿帝国沙哈鲁将国土拆分,算成独立国家朝贡,能得五倍的赏赐。

瓦剌人首领也先派号称“三千人大型朝贡团”前来朝贡,明英宗忍无可忍查了人数,发现只有五分之一。

对于倭国的朝贡,许易无话可说,抬手一探,准备以礼相赠。

哗——

两张硕大倭国地图,在朱元璋和朱标二人错愕的目光注视下,平铺在地上,上面还带着种种标记。

“……”。朱元璋和朱标面面相觑,最后又将懵逼的目光回到许易身上。

许易瞪眼:“看我干什么?”

“我让你们看图!”

被训斥的朱元璋不仅不恼怒,笑着咧开了嘴。

——好小子,原来你早有准备!

——早知如此,咱何必废那些事?

朱元璋和朱标当即“嘿笑”凑过来。

许易铺开的地图,一张是倭国地形图,一张则是势力分布图。

“倭国此刻正值南北朝分裂,1392年也就是大概十二年后,混乱局势将终结,此时进攻无疑是最好时间。”

“……”

“鹿儿岛于九州南端,这次派人朝贡的岛津氏久,本是大隅的守护,因水岛之变对抗北朝,如今被撤销大隅守护之职…”

“……”

“如今九州之内,强大的氏族有少贰家、大友家、菊池家、岛津家,如大友家在对抗北元时立下战功而崛起,而这些家族间也互有攻伐…”

“倭国这些大名氏族习惯骑墙,在南北朝间反复横跳,输了就投降…”

“倭国人的秉性么——你打疼他,打得他成了断脊之犬,它会趴地臣服。”

“……”

朱元璋望着地图上。

九州那么小块地方,竟有十几个家族势力盘踞…

朱元璋嘴角快咧到耳后根,乱世取天下,他不要太熟。

他原以为倭国是南北双雄对峙,原来是菜鸡互啄。

“那船呢?”朱元璋发出灵魂拷问,地图有,船你总不能没半点想法吧?

船?

眼下除了永乐朝大宝船,哪有适合远洋作战的船?

都是聪明人,许易也不废话磨叽,伸手道:

“行了,借条拿来吧。”

“有些事,正好一起办了~”

果然,英雄所见略同~

朱元璋眼神示意朱标,后者从衣袖掏出一份圣旨。

朱标讪笑拱手:“国师为国分忧,功高劳苦…”

许易呵笑,他可当不起这话,唯仇唯利尔。

拿过圣旨的他将之装进先前的麻袋里,免得过去后忘了麻袋的用处。

“古有孔明借东风…”

“今有许易借宝船…”

“横批:有借无还!”

朱元璋:“……”。

老四~

与咱无关,你信吗?

朱棣:“……”。

好好好!盯着我一人嚯嚯是吧?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