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留住热能,冬日蔬菜暖棚(2/2)
“我也只是琢磨出一个大概,具体如何完成,还需要你从旁帮衬一二。”
曹德淡淡一笑,道明温室大棚想法源自于回春炉的双层结构和烟道保温。
鲁源摸着下巴想了一会。
刚被全村百姓众星捧月,称它是巧手能人,鲁大师精神亢奋得不得了。
没承想。
曹德也懂些奇思妙想的造物之术。
想了想,鲁源用树枝在雪地上画着草图。
“听您这么一说,蔬菜温棚确实有几分道理,回春炉是双层炉壁保温,大棚也可以做类似的结构,夜间温度低,可以在棚子外面加盖草帘,芦苇席,把寒气挡在外面。”
“还可以把棚子建成半地下,往下挖个一两尺,利用地温来维持温度,地底下暖和,能帮着棚子保温,棚子里再放些盛满水的大缸,白天太阳大的时候,水可以吸热,晚上温度降下来,水再慢慢释放热量。”
“没错,我也是这么想的。”
曹德点头赞同,目前的关键是透光材料。
没有透光的东西,太阳热量进不来。
庄稼与蔬菜也照不到阳光。
“琉璃……可是太贵了……”
鲁源苦思冥想了半天,脑中能想到的透光材料只有琉璃。
可是琉璃的价格比黄金还贵。
一小块,就够普通人家过半年之用。
若是建一两座大棚,咬咬牙买一些也就罢了。
如果大面积铺设,琉璃这种东西将会第一个被淘汰。
纸和布又不透光,蒙上去跟盖了层被子一样。
“琉璃确实不行,成本太高想都不用想。”
曹德摇摇头,插话说道:“我倒是有个折中的主意,村里有不少麻纸,还有些比较稀疏的绢帛,这些东西虽然不透光,不过可以试试浸泡在桐油,鱼油里,通过浸泡和晾晒的方式改变它们的性能。”
担心鲁源听不太懂,曹德进行了生动而又形象地逐步介绍。
通过多道因地制宜的改良工序,纸和布将形成一层油膜。
油膜具有一定的透光性。
韧性和防水性也能得到改良。
最关键的是,这类材料的制作工艺简单,村民们学习几天就能上手操作。
成本低,材料好找。
适合大面积铺设。
“咱们北地冬日的阳光时间远高于其他地区,冬日暖阳与冰雪景观相映成趣,这说明太阳释放的热,完全可以用于这类暖棚。”
曹德最后进行了一番总结。
和同样寒冷的东北比起来,北地这边的日照时间更长。
早晚温差大。
下午的阳光十分充足。
鲁源眼睛一亮,忙说道:“这办法好!油浸过的纸和布不仅能透光,还能防水,下雨下雪都不怕,确实实用!”
“我怎么就没想到呢,曹爷,您这脑子真是太好用了。”
“呵呵呵,不好用,岂能给村里当带头人。”
曹德微微一笑,继续补充道:“除此之外,我还打算派人去附近有矿的地方,购买开采石材废弃的云母薄片,云母碎片量大价廉,稍微花点银钱打通矿场管事,有多少我们都能拉回来。”
“届时,还需你带着一些巧手之人,将云母碎片制造成关键部位的透光材料,比如棚顶和观察窗,这些地方需要更好的透光,咱们还可以把云母碎片镶嵌在油纸层,进一步增加透光性,这样效果更好。”
鲁源越听越亢奋。
云母这东西他知道,之前乞讨时在矿场见过。
确实如曹德所讲。
矿场开采石头的时候,会挖出来不少云母碎片。
完好无损的云母价格不菲,至于破损云母碎片,基本上没人要。